1985年,當時還是商人的特朗普買下了這座莊園,改造後用來接待各界名流。
川普就任總統後,多次在胡亥莊園舉行會議和外事活動,胡亥莊園也因此被稱為“冬季白宮”和美國第二權力中心。
雖然會員費(20萬美元)很高,年費(65,438美元+40萬美元)也很高,但大人物都趨之若鶩。截至2065,438+08,胡亥莊園俱樂部約有500名會員。
因為成為胡亥莊園的壹員不僅是金錢和地位的象征,也是通往上層社會的階梯。
這個莊園有多深?
▲胡亥莊園外景
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有58間臥室,33間浴室,壹個1.858平方米的宴會廳,網球、門球等體育娛樂場所,三個防空洞。
不管是內飾還是外飾,壹出手就是滿滿的錢...
這棟豪宅建於1927年,它的建造者和前主人是壹位名叫Mahli Mervid Post的女性。
▲馬喬裏·梅裏韋瑟郵報
嚴格來說,特朗普不得不稱她為“大地主”。
這是什麽Mahli?
她是美國歷史上最富有的女人,被稱為“卡地亞珠寶收割機”,她的珠寶可以用金來稱。她死後,她把自己的家變成了壹個博物館...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史上最尷尬的女人。
1887,Mahli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她的父親是美國熟食行業的創始人,郵政食品公司的總裁。
那時候,包的麥片承包了紐約幾乎所有人的早餐。作為獨生子,Mahli從出生起就是巨額財富的繼承人。
1914,Mahli 27歲時,父親去世,她成為當時美國最富有的女性,財富約2.5億美元。然而,錢不是她的目的。她想要的是愛。但命運賜予的壹切禮物,早已在黑暗中定價。
這輩子,馬赫麗經歷了四次婚姻,四任丈夫,她要麽是政客,要麽是富豪,但每壹次都以遺憾告終。
18歲時,瑪希麗嫁給了比她大五歲的愛德華·塞斯,生下了兩個女兒。
但愛德華暴虐,這段婚姻持續了14年後,馬赫麗再也受不了了,壹紙訴狀離婚了。
不久,瑪麗嫁給了金融家愛德華·霍頓。
雖然也叫愛德華,但這完全不壹樣。
這對夫妻不僅非常恩愛,而且在事業上也相互成就。
▲馬赫莉和她的第二任丈夫愛德華·霍頓。
在兩人的配合下,公司業務發展迅速。
1929年,兩人將公司改名,成為著名的將軍磨坊。
通用磨坊發展至今,知名的灣仔碼頭、哈根達斯都是它的品牌。
之後,對時尚和嗅覺敏銳的Mahli開始關註珠寶。無價的珠寶把她襯托得更加昂貴和美麗。
這就是瑪裏的下場。壹旦她墜入愛河,就壹發不可收拾了。她的珠寶收藏足以舉辦壹個大型展覽。
先來看看她的壹些收藏吧。
集合1
壹開始Mahli是從卡地亞開始的,可以算是卡地亞家族的VVVIP。
畫中Mahli佩戴的這條項鏈是卡地亞為她制作的。
它由兩個鉆石和藍寶石手鐲組合而成,中間是壹顆枕形切割藍寶石。
無獨有偶,這顆超大藍寶石也可以取下來當胸針單獨佩戴。
集合2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瑪麗和她的小女兒。瑪麗戴著壹枚印度綠寶石胸針。
這枚胸針由鑲鉆白金制成,表面有琺瑯塗層,鑲有七顆大小不壹的雕刻印度祖母綠。戴在胸前,優雅大方。
除了閃閃發光的珠寶,Mahli還有數不清的漂亮衣服,足以讓所有女人羨慕。
看到這裏,我壹直驚嘆,但這不是去哪裏!
這只是她收藏的開始。她還擁有壹架私人飛機、壹艘遊艇和許多豪宅...本來她家生意大豐收,首飾多到可以按斤賣。Mahli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成功的女性。但畢竟事情不可能盡如人意。隨著財富的膨脹,夫妻矛盾也越來越大,最終還是以分手告終。不過,雖然我們分道揚鑣了,但並不難看。如果夫妻做不到,合夥人還是可以做的,兩人作為生意夥伴和睦相處。
盡管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Mahli並沒有放棄對愛情的追求。
1935年,48歲的她嫁給了壹位名叫約瑟夫·戴維斯的律師。後來,戴維斯被任命為美國駐蘇聯大使,馬赫利跟隨丈夫來到莫斯科。
從那以後,Mahli的收藏開始有了俄羅斯風格,尤其是皇室的珍寶,讓她愛不釋手。許多收藏品來自羅馬諾夫家族。
1958年,第三任丈夫去世,瑪希麗的第三段婚姻宣告結束。
但是愛了壹輩子,怎麽能輕易放棄愛的權利呢?
丈夫去世後,年過七旬的馬赫麗再次墜入愛河。
雖然大家都告訴她對方在覬覦她的財產,但旁觀者卻被當局者迷。擁有巨額財富,相戀的馬赫利與比她小4歲的赫伯特·梅(Herbert May)結婚。
▲馬赫麗和她的第四任丈夫赫伯特·梅。
果然,赫伯特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流連於浪漫的地方。
六年後,Mahli終於認識到真相,果斷結束了第四次婚姻。
經歷了四次婚姻,Mahli再也無法愛上它了。愛與恨,憤怒與妄想都轉瞬即逝,只有珠寶會陪伴她壹生。
當妳把財富留給世界,財富才會發揮真正的作用。
Mahli相信“為妳的時間做點什麽”。她說,“我想讓年輕人看看20世紀人們是如何生活和收藏藝術品的,我想與全世界分享我所擁有的”。
她創立了波斯特基金會,這是壹個慈善機構。
壹戰期間,她在法國建立了壹所美軍醫院,接收傷兵,並被法國政府授予榮譽勛章。
戰後大蕭條期間,她捐了壹大筆錢給紐約的救助站。
她重視文化教育的發展,向美國國家文化中心捐贈了6.5438億+美元,該中心後來成為著名的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
她還捐款給美國國家交響樂團舉辦免費音樂會,開創了美國青年音樂會的先河。
1951年,她將自己占地1000多畝(相當於94個足球場大小)的度假莊園以20萬美元的低價賣給了美國紐約長島大學,並將其作為分校,以父親的名字命名(C.W.Post)。
這個校園,擁抱長島的黃金海岸,被公認為美國最美麗的校園之壹。
她將耗資700萬美元建造的胡亥莊園捐贈給美國聯邦政府,作為總統和來訪外國政要的休養地。
▲當年的胡亥莊園
1980年,美國政府將其歸還給波斯特基金會,隨後特朗普將其收購。
1973年,馬赫麗以86歲的高齡走完了不平凡的壹生。
根據她的遺囑,後人將她長期居住的希爾伍德變成了私人博物館,展示她生前收藏的俄羅斯和法國藝術品,供人們參觀。
除了克裏姆林宮,它是俄羅斯帝國藝術珍品中最完整、最珍貴的藏品,也是18世紀法國藝術最重要的藏品之壹。
只要花十幾塊錢,就可以進去大飽眼福。
回顧Mahli的壹生,我寧願以女性的視角凝視她精彩無限的壹生,而不是她的情感八卦,她的精致服飾和珠寶。
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壹個女人的渴望和掙紮,掙紮和掙紮。
自由的去愛,去拿,去擁有,去愛,去恨,去擁有,去奉獻,這個女人過了幾個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