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韻》半剪,去換,去。]
又稱“2”。
古代祭祀用肉的壹半。《伊犁少年獄飼禮》:“司馬勝有肥羊。”按《說文半》:“肥,半肉。”右脂肪是右半邊。
肥胖2號[ㄅㄢˇ]
【《集韻》補刪減減,有所幫助。]
側腹的薄肉;夾裏脊《李周天官臘人》:“凡祭,共脯豆,薦乳,肥,盡蠟之物。”賈《龔燕書》:“讀肥為版,雲:肥謂裏脊肉。”《禮記·內則》:“鵝肥。”鄭玄註:“肥,指腹側肉薄。”
龐3[潘?ㄢˊ]
【《紀昀》蒲觀棋,平桓,和。]
安泰很舒服。《禮記·大學》:“富宅,賢身,曠達,肥。”朱註:“肥,舒服。”按下,鄭玄筆記“大”,大而自在。《新唐書·班洪傳》:“參也重宏素,私曰:‘讀當歸使之公。”鴻熙。後參肥安,不讀前言。"
龐4[潘ɡㄆㄤˋ]
①肥胖。《水滸傳》第六回:“有個胖和尚坐在裏面,眉如畫筆,臉如墨汁。”《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進來四個十壹二歲的孩子:壹個黑,壹個胖,壹個醜,壹個麻木。”曹禺《雷雨》第壹場:“他有點胖,背微微彎。”②相當於“粗”,表示棍子等物體的周長。我的這根棍子比妳的粗。再比如:先看到胖的樹,再讓瘦的長幾年。(此用法流行於晉語方言區,例釋均為農民口頭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