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茵陳蒿和濱蒿的區別

茵陳蒿和濱蒿的區別

1.首先,兩種植物的科屬不同:

茵陳蒿屬於桔梗科,菊科,管狀花亞科,春黃鞠,蒿屬。

艾蒿屬十字花科,十字花科,蔥屬,芥菜屬,播娘蒿屬。

2.形態學差異:

茵陳蒿:頭狀花序卵圓形,疏生近球形,總苞片3-4層。總苞片外層草質,卵圓形或卵圓形,背面淡黃,中脈綠色,無毛,膜質邊緣,總苞片中層和內層橢圓形,近膜質。花序托小,凸;6-10雌花。

濱蒿,(播娘蒿):花序傘房狀,在果期拉長;萼片直立,早落,長方形,背面有分叉;花瓣黃色,長圓形倒卵形,長2-2.5毫米,或稍短於萼片,瓣爪;雄蕊6枚,比花瓣長三分之壹。

茵陳蒿,別名牛至、鼠掌、田乃裏、陳印、馬鹹、綿茵陳、茵陳蒿、細葉阿路卡裏亞,拉丁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茵陳蒿,菊科牛至屬植物,冬天不枯死,春天在陳根出生,故名陳辰或茵陳蒿。到了夏天,幼苗變成蒿,所以又叫茵陳蒿。中國民間仍有用米粉做艾草餅和丸子的習慣。

當茵陳蒿作為壹種蔬菜時,應采摘幼苗,茵陳蒿是老藥材。所以有“二月蒿,五月蒿”的說法。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蒙古等國低海拔地區的河岸、低山坡地帶。茵陳有兩個采收期,春收稱為“綿茵陳”。秋收的叫茵陳蒿。

沙蒿(Artemisia shaphaerocephala)在古代草藥中有救災的記載。在河南省農田雜草的現代分類中,濱蒿被列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還有就是把它和古代野菜方子裏記載的黃花蒿比較,其實不是壹種;《野菜譜》說:“捧青蒿,根堅不可分,如漆膠。”而麥田裏的沙蒿是單苗,很容易被連根拔起。這些幼苗嘗起來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