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咖喱咖喱~這可能是全宇宙最正宗的吃法了~

咖喱咖喱~這可能是全宇宙最正宗的吃法了~

日劇《午夜食品店》中,老板把隔夜的咖喱倒在熱米飯上,壹邊吃,壹邊讓冷咖喱被熱氣慢慢融化。簡單的隔夜咖喱,引出了壹個昏暗燈光店裏的故事。

很多人喜歡咖喱,正是因為它的多才多藝。飯後吃美味的咖喱會好很多,即使是不開心或者壹個人的時候。咖喱真的是壹種神奇的東西,讓人感到溫暖和治愈。

壹位庫裏崇拜的忠實信徒直言:妳們都去玩吧。我只想呆在家裏享受庫裏的好心情。咖喱混合了壹切,是萬能的食物。

咖喱海鮮,黃澄澄的厚鍋,熱氣騰騰。白瓷盤中壹半白米飯壹半咖喱海鮮,最適合這個季節陰天或雨天吃。實在是太好吃了,讓人瞬間跪下尖叫“太好吃了!”。

茄子、蘑菇、彩椒和冬筍...蔬菜咖喱很清爽,甚至比肉咖喱還好吃。配通心粉就值得伸出妳驕傲的食指,點壹百個贊。

咖喱炒飯,各種食材隨便剁碎,根據熟度丟入鍋內翻炒。明黃色漂亮的咖喱炒飯出鍋,配上易拉罐上掛著清涼水滴的冰啤酒,最能把妳躁動不安的胃從酷熱中解救出來。

食材姐姐的大姐姐,多才多藝,霸氣十足的選手,既能震住味道濃烈的羊肉,也能寵壞味道淡薄的雞肉。就連番茄、酸奶、奶酪的酸味也能輕易誘出,整體口感瞬間變得有層次感,讓妳忍不住再吃壹次。

說到油炸食品,也是庫裏的親密基友。高熱量帶來的罪惡感和滿足感都拋了出來,光是卡茲卡茲的聲音就會讓妳壹想到就咽口水。

咖喱是成就各種美食的大智慧。所有以咖喱為名的食物都有豐富的內涵。不過,雖然咖喱可以壹個人吃,但總覺得有點不甘心。這麽好的東西就這麽隨便嚼了,白白掉進我的胃袋裏了嗎?盤子底部的濃辣醬實在是太對不起了!這麽迷人又好吃,沒有女壹號怎麽行?!於是,華麗的主食驚艷亮相。

而咖喱的妙處就在這裏——搭配主食。

妳必須拿壹碗米飯和壹塊蛋糕,小心翼翼地蘸上醬,任性地遮住本來的顏色,然後送入口中。正是這種咄咄逼人的味道,徹底改變了主食的味道,而主食本身恰到好處的咀嚼和味道,讓人直到把盤子刮幹凈才不再說話。咖喱搭配無所不能,霸道至極。必須搶所有食材的風頭。

咖喱不僅僅是用各種香料做成的醬,更是指英國人用香料帶到世界各地的食物或烹飪方法。美食在東南亞很常見。和肉、米飯壹起吃,有提神健胃、刺激食欲的神器效果。濃烈大膽的咖喱總能放大美食的美味,誘惑味蕾,讓人食指大動。

正宗的咖喱是多種香料的結晶,以姜黃為主要成分,配以香菜籽、肉桂、胡椒、白胡椒、茴香、八角、孜然等多種香料。吃起來又辣又甜,有壹種特殊的香氣。

咖喱起源於印度,但“印度咖喱”這個稱呼其實有失偏頗。因為咖喱真的被當做壹種烹飪味覺技術的名稱,是英國人做的。在印度,人們不會把單壹口味的咖喱雞或咖喱牛肉稱為咖喱雞。如果非要說什麽,所有蘸主食的食物,各種加香料的食物,或者受印度文明影響地區的類似菜肴,都可以稱為咖喱。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庫裏是黃色的,是那種看似凝固、非凝固、半流動的濃郁的壹坨黃色。

但是咖喱只有這種單調的黃色嗎?NONONO,其實只要在咖喱裏加入菠菜汁,醬汁就會變綠;加入墨魚汁會變黑;加入姜黃粉會變黃;如果加牛奶,就會是白色的;加番茄醬或者紅辣椒粉就會變紅,真的千變萬化

印度咖喱——印度美食的標簽

咖喱是世界給印度美食的壹個標簽。

傳統的印度咖喱融合了大蒜、洋蔥、芫荽籽、生姜、姜黃、胡椒和孜然,此外還有芥末籽、肉豆蔻、茴香、胡椒和丁香等可選成分,以及姜黃著色非常重要的混合調料。在印度,每個家庭主婦都有自己的壹套咖喱食譜,形成的咖喱醬體系非常龐大。

印度咖喱的精髓是香料。印度是香料之國,可以使用的香料有1000多種。即使是壹杯奶茶也需要香料。香料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印度壹年四季濕熱。用香料烹飪食物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印度人認為咖喱中姜黃的黃色也是有效的。

在印度,每個家庭主婦都是頂尖的香料專家,她們對香料的關註和喜愛甚至超過了烹飪食材本身。家庭主婦更喜歡花半天時間磨、炒、拌調料。印度咖喱麻辣香濃,咄咄逼人,讓它充滿了壹種不確定的魅力。每壹口咖喱都在嘴裏融化,這是壹種冒險般的刺激。印度不同地區的咖喱和配菜也有明顯的區別。

印度北部有雅利安人帶來的畜牧文化。他們會在咖喱中加入奶油、奶酪、酸奶等乳制品,味道醇厚,壹般搭配各種蛋糕食用。

印度南部的咖喱多使用辣椒和胡椒,以蔬菜或海鮮為主料,加入椰奶、椰肉和咖喱葉,再配以米飯或其他米制品。

在其他壹些地區,比如當地特產克什米爾醬,也會加入咖喱,形成獨特的地域風味。

東南亞咖喱——咖喱傳播的第壹站

東南亞是咖喱傳播的第壹站,泰式咖喱也是顏色最多的。

古印度文明對東南亞各國的文化影響深遠,體現在飲食上,就是咖喱的流行。

東南亞最有名的咖喱是泰式咖喱。泰式咖喱可分為紅咖喱、綠咖喱和黃咖喱。黃色咖喱的顏色來自姜黃,紅色咖喱來自紅色幹辣椒,綠色咖喱是添加新鮮青椒制成的。不同的食材需要搭配不同顏色的咖喱,比如咖喱蟹、咖喱蝦,壹般都是用黃色的咖喱烹飪。

與印度咖喱不同的是,泰國咖喱傾向於鮮甜,因為泰國咖喱大多以香茅、椰奶、魚露等為主要原料。制作泰式咖喱時,需要事先將各種新鮮的香料和香草磨成糊狀,放入油中炸熟後再加入其他配料,所以咖喱醬在泰國當地市場上非常常見。

英國咖喱——英國讓咖喱走向全球。

大英帝國把咖喱帶到了世界,咖喱粉是英國人的偉大發明。

庫裏對英國人有多重要?烤雞咖喱是英國的國菜,甚至超過了魚和薯條,而且咖喱在英國議會有自己的委員會,可見英國人對咖喱的喜愛程度。

說起英式咖喱的起源,其實是從17世紀開始的。這與早期殖民者接觸印度當地的香料和食物有關。許多商人和士兵都對咖喱感興趣。後來,離開印度的英國人把庫裏帶回了倫敦。因為英國菜本身是無味的,咖喱是解決吃剩魚的最好辦法,所以咖喱逐漸受到平民階層的歡迎。二戰後,印度移民湧入英國,印度餐館遍地開花,來自孟加拉國的咖喱廚師豐富了英國的咖喱文化。

日本咖喱曾經是文明的象征。

咖喱是日本文明的象征。為了融入西方文化,日本人開始在飲食中吃咖喱,隨後咖喱逐漸發展成為日本的國菜。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人決心脫離亞洲,進入歐洲。英國海軍吃咖喱,日本人跟風。從1890開始,咖喱出現在日本海軍的菜單上。後來軍方改良了更適合米飯的咖喱,成為了和風咖喱的雛形。即使是現在,日本海上自衛隊仍然有周五聚在壹起吃咖喱的傳統。

後來日本人自己做了咖喱粉,不需要高價從英國進口。再加上洋蔥、土豆、胡蘿蔔等西方蔬菜的大規模種植,咖喱成了普通人也能消費的廉價食品。據說現在壹個日本人壹周至少能吃1-2次咖喱,日本超市裏的咖喱產品種類繁多。

日本咖喱在繼承的基礎上,有很多創新。例如,他們會添加特殊的配料,如蘋果、蜂蜜、香蕉等。,哪些比較甜;還試圖在咖喱中加入土豆、胡蘿蔔甚至日本泡菜,影響了中國。此外,日本人還創造了咖喱蕎麥面、咖喱烏冬面、咖喱豬排等等,甚至還有極端快餐咖喱包。面糊用奶油炸出來配咖喱,米飯或面條用微波爐“刺”壹下,連煮的步驟都省了。

咖喱為什麽受歡迎?

庫裏從未止步於上述這些地方。比如咖喱香腸是德國的國菜,南非也流行很多不同風格的咖喱。在中國最早接觸到咖喱的是上海人。20世紀初,最現代的上海人開始吃西餐“英國菜、法國菜”,以咖喱和各種醬料為主要調料,還有當時上海本地的咖喱粉。現在,咖喱牛肉湯配蔥花面或油炸饅頭是上海早餐的固定組合之壹。

很多食物離開了原產地,往往不習慣環境,很難與國外的口味和飲食習慣融合。但是庫裏不壹樣。它走遍世界各地,所到之處都能與當地的物產、風土人情相結合,從而衍生出不同的個性,為當地的飲食文化帶來新的色彩。咖喱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壹方面是因為人類壹直對香料情有獨鐘,另壹方面是因為咖喱具有包容性,人們可以在不斷的創造中體驗冒險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