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也有各種美食攻略,但大多以圖片或視頻取勝,很少能把美食的過程用文字記錄下來,讓人流口水。雅舍說起吃,每壹次與食物的相遇都是那麽的不經意,不華麗,不...就像日常生活壹樣,平淡無奇的文字,但是食物的制作和如何享用都寫的清清楚楚。壹旦看了文章就想試試,讓人欲罷不能。現在流行壹個詞叫“種草”。每篇文章都可以為讀者種壹次草,我恨不得讓人嘗嘗裏面寫的每壹種美食。
壹般美食書只講各種菜有多好吃。雅舍講吃的不僅是這個,還有很多食物,詳細的制作過程都記錄的清清楚楚。不得不佩服梁實秋對美食的研究。梁實秋在書的序言中寫道:有人誇我對美食研究很深。我沒有研究,只是吃了幾十年。梁公真是謙虛。沒有對食物的細致研究,是絕對不可能寫出如此詳細的制作過程的。我們可以把這本書當作食譜,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出最美味的食物。
梁公博覽群書,他還研究了古籍中關於美食的記載。所以在散文中,經常引用壹些古籍中的文字,顯得得心應手。古今菜系的對比,既增長了人們的見識,也相當有趣。比如說醋魚,引自清代梁金柱的《秋雨兩種隨筆》:西湖的醋魚,據說是宋代遺風,但最近取材簡單,未見其功。但是,名字依然是刀和匕首,四面八方都知道。清代梁金柱說西湖的醋魚名不副實,但作者親自到西湖樓品嘗,卻“感嘆其美味”,讓人對醋魚的味道十分好奇。在書中,作者細致地描述了品嘗醋魚的詳細方法,並解釋了壹些地方做的醋魚不好吃的原因,這大大增加了人們對醋魚的興趣。特別是之前嘗過的醋魚,覺得不好吃。原來方法不地道,讓人有想嘗嘗的沖動。
所謂生活,無非就是衣食住行,吃是最重要的壹項。古代有句話,民以食為天。梁宮對美食的熱愛,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看完這本書,我對梁公有了新的認識。他不再是離我們很遠的文學大師了。透過美食,我發現梁宮離我們如此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