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催芽:將種薯置於20℃左右的黑暗環境中催芽10 ~ 15天(催芽前可噴灑500倍EM菌液稀釋液壹次,再置於黑暗環境中催芽,可提高種薯的發芽率)。當芽長為0.5 ~ 65438+時,
2.切芽:播種前2-3天,開始切芽塊,每個芽塊至少有壹個芽,每個芽塊要切成20g左右的三角形。切割後的芽塊可以用500倍EM菌液稀釋液噴灑壹次,然後置於陰涼處晾幹,可以有效防止芽塊發病腐爛,提高芽塊成活率。
3.整地施肥:碳酸氫銨等化肥的大量施用是造成馬鈴薯腐爛、影響馬鈴薯品質和商品率、易造成土壤板結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土地平整前,每畝地應施入500 ~ 1000公斤EM菌發酵的有機肥,然後平整土地,使EM有機肥與土壤混合均勻。土地平整後,切好的芽就可以播種在苗床上了。這樣既改良了土壤,又提高了土豆的品質和產量。
4.葉面噴施:在馬鈴薯苗期、生長期、蕾期各噴施壹次500 ~ 1000倍稀釋的EM菌,可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和馬鈴薯的抗病性,促進養分積累和塊莖膨大,提高產量和品質。
EM菌在馬鈴薯栽培中的應用方法也適用於其他薯類作物的種植和生產,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