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達夫婦給的東西,不是西門慶能支配的,這是先天的,但這筆“財富”離不開西門慶的個人努力。
雖然有繼承家財的成分,但西門慶的後天努力應該占據主要成分。
為什麽這麽說?
西門慶的父親是誰?他只是壹個在四川廣泛銷售藥材的商人。他積累了壹點財富,在縣前街開了壹家大藥房。
西門慶是獨生子,西門夫婦對他寵愛有加,什麽都留給他,所以西門慶什麽書都沒讀過。他整天在花街柳巷喝華三,睡妓女,遇到壹幫開著玩笑混日子的朋友,整天瞎逛。
按照壹般的理解,這是典型的害群之馬。
司孟達夫婦的早逝,為西門慶提供了便利。沒有人壹定要在外面做愛、賭博、踢足球,這是很自然的。
可以整天和朋友賭博踢足球,也不用向父母請假。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妳遲早會失去妳的家族企業。
但事實上呢?西門慶有取之不盡的財富,不是因為他繼承了很多錢,而是因為這家夥足夠聰明。
第壹,黑白通吃,賺錢沒良心
西門慶放官債,(就是拿公家的錢出來放貸,做中間人,賺點錢。)壹邊做著“拉皮條”的生意。架起政府和人民之間的橋梁,並從中獲利。
從這個角度來說,西門慶是壹個精明的商人,黑白兩道都能吃。在他眼裏,作為生意沒有做不到的。
在擔任副提審期間,他幫助主人的惡仆苗青擺脫了罪行,得到了620塊銀子。
他借錢給李智、黃思壹千五百二十次,月息五分,並間接瓜分了朝廷的三萬香蠟白銀等物資。
嫁給李瓶兒後,我得到了兩三筆意外之財。既然是橫財,自然是不義之財。
而且女婿陳京基的父親被抓了,女婿帶著媳婦,西門姐姐,還有那個板條箱來到了西門慶。在西門慶待了67年,家產自然歸西門慶。
西門達自然沒有給他這個能力,否則他也不會是壹個賣藥材的商人。西門慶的本事都是自學的。
壹個普普通通的富家子弟,怎麽可能在政府裏遊刃有余,造福人民,沒有聰明的頭腦怎麽可能做到?
至少從這個角度來說,西門慶至少是壹個優秀的“交際花”。
第二,嫁給“白”吧
別人結婚花錢,西門慶靠結婚發財。正是因為有了兩個老婆的財富,西門慶清河縣第壹“高富帥”的稱號才得以穩固,人生也達到了巔峰。
《金瓶梅》中的兩位“富婆”孟玉樓和李瓶兒都成了寡婦。對於貪財好色的西門慶,唯美主義者和金錢都不能辜負。這麽好的機會,自然不能錯過。
所以,在他和潘金蓮聯手殺了武大郎之後,他聽到薛嫂說:“新寡婦,不僅漂亮,而且是個有錢的主人。關鍵是有商業頭腦,懂管理的職業經理人。”
西門慶得到這個消息,直接拋開了潘金蓮這個“第壹美人”,最後把孟玉樓娶了回來,成了第三任妻子(如果沒有孟玉樓,第三房的位置肯定是潘金蓮的)。
那麽孟玉樓給西門慶帶來了多少財富呢?
書上是薛大姐介紹的:南京有兩座金漆跑步機,四季衣服四五箱,手裏有幾千銀子,金鐲子銀鈸無數,上等布匹二三百桶。
為了嫁給孟玉樓,西門慶直接從駐軍裏雇了十幾個警衛來搬運孟玉樓的嫁妝(床簾、嫁妝箱)。就說這張床吧,南京鍍金的跑步機,價值壹百五十兩銀子,孟玉樓有兩張,李瓶兒有壹張。
後來西門慶的女兒西門姐姐出嫁,西門慶就在孟玉樓占了壹張床,嫁給了女兒西門姐姐。
如果說嫁給孟玉樓是西門慶家財萬貫的“天助”,那麽嫁給李瓶兒就是天降巨富,壹下子把西門慶的財富推向了高潮。
在李瓶兒過門之前,他將自己的財產轉讓給了西門慶。
第壹次,我給了3200元,壹半用來救華子旭。其次,帽子頂上有四盒玉帶,帶蟒蛇衣和滌綸環。課文中的這些書是寶貴的財富。
第二次,李瓶兒自己拿出五百四十兩銀子,把自己的房子變相送給了西門慶。
第三次調沈香30-40斤,灰200斤,水銀兩罐,花椒80斤,然後賣了382兩銀子。
光是這種辣椒,在古代就是頂級香料,價值堪比黃金。唐朝末年,宰相袁載被搶了家產,就抄了幾千斤辣椒。
當李瓶兒嫁給西蒙壹家時,他雇了五六對扁擔,扛了四五天。這個“杠”在古代,就是挑夫,兩個人壹對杠。
第三,聰明的商業
作為壹個精明的商人,西門慶憑著敏銳的嗅覺,抓住每壹個發財的機會。
開藥鋪:繼承家業,妥善管理藥鋪,祖業未廢。首都是5200。
當鋪:我和李瓶兒結婚後,又開了兩個門面,開了壹家2200銀子的當鋪。當鋪要兩萬二。
古代的典當行可謂是當之無愧的敲詐勒索之地。書中寫道,西門慶獲贈珍珠母金漆大理石屏風,市場估價100多兩,典當人只要30兩。典當行業務,其中利潤可見壹斑。
典當行的房子是李瓶兒的前夫華子旭花282元買下的。自從李瓶兒嫁給了西門慶,房子自然成了西門慶的資產。
開毛線店:湖州商人何冠兒有520根絲線急賣,西門慶只花了452買。開兩個門面賣貨,每天賣十來兩銀子。西門慶見這羊毛生意大有市場,便專門指派負責人,到湖州采購,做起了長期生意。首都是六千五百二十。
開壹家綢緞店:與喬的姻親合夥開壹家綢緞店。首都是五萬兩千。
賣糧:書上說曾經賣了三萬糧食給高陽關。以前朝廷把糧食運到邊境太貴,就號召有實力的商人把糧食賣給邊境的軍民。賣了多少糧食,法院會出具倉單作為證明。
賣鹽:趕上政府的倉單換鹽政策(買賣鹽的指標),剛換了三萬鹽。通過蔡狀元擔任鹽務督察的便利,提前發放食鹽,牟取十倍暴利。
歷朝歷代,鹽都由中央政府控制,禁止私售。因為鹽的利潤極高,古代就有人鋌而走險販賣私鹽。壹旦被抓,不是流放就是砍頭。
這三項是西門慶發家致富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嫁給“白”最直接最徹底的途徑。但嫁給“白”的情況並不常見,所以利用刑名地位,做正經生意,才是賺錢擴大生意的正道。
這些正經生意,在他高超的操作下,鬧得沸沸揚揚。光是綢緞鋪開張那天,收入就高達100多兩銀子。今天不亞於“雙11”和“618”。
西門慶死前還做起了皇家古玩生意,投入壹萬兩白銀,制作壹萬兩。
如果西門慶沒死,這是壹筆有利可圖的生意。
西門慶作為壹個成功的商人,身處市場經濟萌芽的晚明社會,他的成功值得借鑒。
經過仔細分析,主要有三點:
第壹,成功在於他對市場的準確把握。
第七十七冊:花子說:“門外壹個客人有五百袋無錫大米,凍河了,等著賣回家。我以為姐夫還不如買下來等價格。”西門慶道:“我平白無故要他做什麽?還沒有人想要冰凍的河流,但是當船來談論它時,價格下降得更多。現在家裏沒錢了。”
花子認為,商人急於回家。這時候便宜買500包無錫大米就是好機會,他們可以抓住機會討價還價,賺取高額差價。
但西門慶沒有被表面現象迷惑,壹下子就抓住了重點。
無錫的商家把大米從無錫運到臨清去賣,冬天河水結冰,還沒賣完,說明今年無錫的大米行情不好。
而且,談完就送無錫新大米。現在妳買了這米就成了陳米,賣不出更高的價錢,於是西門慶認定這是賠本買賣。
如果妳是壹個普通人,大部分都會像壹朵花。壹看就是便宜貨,肯定是妳匆忙撿的。當妳發現拿在手裏的時候,妳發現妳撿了壹塊“臭狗屎”。
西門慶的精明就在於此。不用深入調查,他三言兩語就能透徹分析市場行情。
這裏足見西門慶平時的努力。
第二,成功在於他對交易規則的深刻理解。
第十六冊:西門慶在李瓶兒過夜。壹大早,仆人跑來報告說:“家裏來了三個川廣商人,有許多好貨要跟傅叔叔交換。只要用壹百二十兩銀子契約,八月中旬就能找到錢。”
李瓶兒勸西門慶回去管好自己的事情,西門慶卻說:“妳不知道,賊是奴才。他趕集遲到,貨沒送到,就上門趕人。如果他夠快的話,他早就到了。”滿清河縣,除了我的店大,送貨多。我不怕我壹問他就不來找我。"
三言兩語,西門慶的精明顯露無遺。他太了解買賣的遊戲規則,知道什麽時候討價還價最厲害。
壹手捏住對方的七寸,對方不得不讓步。
商務和合同談判到此為止,就看誰主動了。誰掌握了主動權,誰就有條件進攻,處於被動地位的壹方通常就不得不輕易讓步。
在這裏,西門慶在談判中很好地利用了“拖延”這個詞。對方越著急賣,西門慶就越拖。等把對方的耐心拖得差不多了,西門慶再來,和對方談判,抓住機會討價還價。
這是西門慶最拿手的“心理戰”,也是生意場上最常見的談判技巧。
第三,成功在於他對局勢的準確把握。
第七十六卷:西門慶告訴吳月娘,羊毛店的負責人要帶夏龍溪壹家去東京,羊毛店沒人管。
吳月娘說,那就停工幾天吧!但是馬上被西門慶拒絕了。
西門慶道:“這幾年絲毛快,怎麽關店。”後來,吳大爺被要求分發和銷售貨物。
這是西門慶的另壹個閃光點。他知道市場什麽時候最好,不會錯過任何賺錢的機會。即使遇到困難,他也能拿出解決辦法,抓住關鍵賽季。
現在做生意的人也是如此。越是過年前後加班,他們寧願保持清醒,開始創業。
尤其是節假日,商家寧願支付三倍工資。特別是壹家東方快車曾經開出壹個月1萬到2萬的工資,也是要創業的。
作為商人,西門慶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在他的帶領下,家族生意從藥鋪,迅速擴展到典當、絲毛店、賣鹽、糧食、古玩、高利貸等諸多暴力行業。可以說,沒有西門慶不做的賺錢生意。
這符合商人尤其是大企業爭先恐後開啟“跨界模式”,瘋狂搶占市場的特點。
這種野蠻生長模式既是市場投資的必然選擇,也是平衡風險的科學方式。畢竟,不把雞蛋放在壹個籃子裏是商人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