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郵政編碼:443000

興山縣,漢明公主王昭君的故鄉,始建於公元260年。全縣轄2鄉6鎮89村2居委會5社區,土地面積2327平方公裏,總人口1 81 51。縣城的基本情況是:

大山區縣。興山縣位於湖北省西部,長江西陵峽北側,大巴山與巫山的交匯處。丘陵3580座,溪流156條,海拔差2317.4m,人口密度80人/km2。全縣地貌結構為“分八山壹田,分水、路、家”,人均耕地1.08畝。

庫區移民縣。因三峽工程建設,興山是湖北省四縣之壹,也是三個整體遷入縣城的縣,移民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19%。

老區貧困縣。興山縣是巴興桂閣之地。早在1927年4月,興山縣特委支部就成立了。全縣8個鄉鎮為省貧困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

資源豐富的縣。興山有四大自然資源:水電、礦產、皮棉和旅遊。興山依托四大自然資源,不斷探索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途徑,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壹定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興山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按照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依托資源,開拓發展,大力加快發展,全縣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近十年來,在中央部委、省市部門和對口支援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我縣牢牢把握搬遷、發展、穩定的大局,以搬遷促發展,以發展保搬遷,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2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67.4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4.3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19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623元。

舊的是楚國的封建土地,舊的統治高陽城。三國吳永安三年(260),秭歸縣北界設興山,因縣治崛起於山中,故名興山。南北朝時設立長寧縣(興山、秭歸劃歸長寧)。隋開帝元年(581),常寧改秭歸(興山屬秭歸),唐武德三年(620),關興設秭歸,北宋熙寧五年(1072),興山入秭歸。興山於明朝七年(1442)並入巴東縣,成化七年(1471)恢復興山縣。

1949年,興山縣政府成立,先後隸屬宜昌地區、宜昌地區、宜昌市。1992 65438+2月12民政部批復(人民銀行[1992]161號),同意興山縣政府駐地由來文鎮遷至古夫鎮。

1997,興山縣面積2316平方公裏,人口18.9萬。轄7鎮6鄉:古夫鎮、萊文鎮、峽口鎮、南陽鎮、黃亮鎮、臯蘭鎮、水月寺鎮、高橋鄉、香坪鄉、平水鎮、榛。縣政府設在萊文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為182691,其中來文鎮39744人,峽口鎮19487人,南陽鎮7128人,古夫鎮19850人,黃亮鎮65438+。臯蘭鎮11089人,水月寺鎮14596人,高橋鄉16051人,香坪鄉5811人,平水鄉4440人,榛子鄉108人。

2001 1 5、興山縣正式宣布由原來的7鎮6鄉合並為6鎮2鄉:除原來的來文鎮、高橋鄉外,其他鄉進行調整:高欄鎮、建陽坪鄉、香坪鄉、平水鄉、火石嶺鄉撤銷,原高欄鎮、建陽坪、香坪鄉、火石嶺鄉變更。新的鄉政府分別進駐水月寺、大峽口、南陽河、夫子巖。火石嶺鄉14村分別屬於黃亮鎮和黑茲爾鄉。

2004年底,興山縣總人口為184689。轄古夫、來文、峽口、南陽、黃亮、水月寺6個鎮,高橋、榛子2個鄉,12個居委會,102個村委會。

2009年8月17日,經湖北省政府批準,興山縣列文鎮更名為昭君鎮。移民搬遷的小鎮萊文鎮,是西漢明妃王昭君的出生地。建於北宋第二年(公元989年),是興山縣原治所。

2020年5月8日,湖北省第二批食品安全示範縣發布,興山縣榜上有名。

2065438+2009年3月,興山縣被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縣(湘鄂西地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