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足球》和《喜劇之王》其實是壹脈相承的,講的是小人物在困境中的堅持。然而,《喜劇之王》采取了更文藝的拍攝方式,而《少林足球》則采取了商業方式。《少林足球》成功後,周星馳也總結了包裝的重要性。雖然我很喜歡《喜劇之王》,但我不得不承認少林足球的成功是巨大的。
周星馳少林足球投資4000萬港元。他說這次在美國的投資可能只是壹部電視劇,但對當時的他來說已經是天價了。但《少林足球》在內地未上映時就壹舉拿下全球4300萬美元的票房,在香港超過6000萬港元。這個記錄後來被周星馳的努力刷新了。少林足球在歐美火了,在日本也拍出了20億日元的票房,很了不起。可以說,少林足球讓周星馳開了壹條大路,哥倫比亞也因為少林足球找到了周星馳,投資了他的功夫。
獎項方面,因為《少林足球》的演出給當時頹廢的香港電影界註入了壹針強心劑,奧斯卡金像獎不得不認可這位喜劇之王,壹舉拿下最佳青年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四項大獎,這是史無前例的,至少到現在都是如此。那壹年,周星馳四次上臺領獎,風光無限。《少林足球》的成功也在壹定程度上恢復了香港電影人的信心,間接促使香港電影人團結起來,拍攝後來的《無間道》。
可以說《少林足球》是周星馳的壹鳴驚人。雖然他沒有後期電影那麽成熟,但是讓大家知道他還是可以拍特效大片的。繼《少林足球》之後,哥倫比亞投資其電影《功夫》,取得654.38美元+0.05億的全球成功,香港喜劇之王成功走向世界。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如果說《少林足球》是他商業化和藝術性結合的壹次實驗,那麽之後的《功夫》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功夫》之後的電影,包括《長江七號》、《西遊降魔篇》,水平和水準都提高了很多。
我覺得最高贊裏有個熱評說星爺偷偷把瓶子換成了真的。妳試試往自己身上扔啤酒,送醫院我不負責。黃壹飛特意澄清,那是壹個糖膠瓶,但是如果妳不記得妳作為壹個粉絲在做什麽,記住黑子的東西也是mmp,呵呵。除此之外,其他評論實在不堪入目。智虎的er什麽時候開始不全是黑的就不舒服了?
還有,我覺得用力多拍幾次不壹定好,但是少林足球確實效果不錯,尤其是整部電影的節奏。周星馳電影的節奏是壹點點打磨出來的,特點很有特色。妳看到的“安逸”和周星馳的“特質”背後,是無數的打磨。不要認為壹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另外,我想補充壹個細節。周星馳有個八場踢壹點都不打快。如果妳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那個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