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廣東哪裏有壹冷門古村,占地67畝,建築十分精巧,遊客慕名而來?

廣東哪裏有壹冷門古村,占地67畝,建築十分精巧,遊客慕名而來?

隨著我們的收入越來越高,生活條件變好了,大家也就發現,每年出門旅遊的朋友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尤其是知名的景點,每天更是人山人海的狀態。這些地方,我們也會發現,不管什麽時候來,似乎都特別的擁擠,因為人多,我們根本無心看風景。因此小編覺得,那些熱鬧的地方,固然有可取之處,但是小眾景點,也值得遊玩!這處上嶽古民居,就很有意思,跟隨小編來了解壹番吧!

上嶽古民居它所在位置,在廣東佛岡縣,建造歷史要追溯到南宋時期,距今大概已經超過近720多年的漫長歷史。該古村還獲得了鄉村示範點、首批古村落等這樣的美稱。目前,景點當中有4000多村民,占地面積可達45000平方米,村子裏當中的古建築群保存得比較完好,我們所看到的建築風格,有很濃厚的嶺南風情,全村壹***包含有37幢、108座古民居,建築風格我們能夠看到圍墻、還有頂。山墻因為其外形是耳形,所以,我們又將它叫鍋耳樓,在屋檐耳邊我們能夠看到各種的圖案,村的四面,我們分別還能夠看到北樓、南樓、以及西樓等等。

整個小村子大概長有200米,縱深約有50米,這裏聚居著朱姓宗族大約有6000多人,如今這裏的後人已經傳到32代了,該家族在南宋末年,因為跟隨宋恭帝向南方奔逃,在逃亡過程選擇了這個寧靜的小村子。然後,在這裏壹直居住到今天。

上嶽古民居在建設過程,按照風水布局,整體所體現了生態和諧這樣獨特的優點。村子更是以裏作為結構布局,全村目前***有18個裏、18口水塘又再次分布各裏。村內我們看到的建築多數都是木質結構,屋頂設計采用的是硬山式為主,青磚堆砌的清水墻、還有鍋兒墻,這些都俗稱鍋兒樓,每座建築都設計有兩個天井,房間開設了窗戶,主要作用是通風、采光。民居布局特別的規範、統壹,有很典型的建築特色,建築工藝也看起來特別的別致。

村子裏的3口古井距今已經有近上百年歷史,雖然時間比較漫長,但是,至今水源仍然不斷,品嘗到的井水口感十分甘甜。這完全跟它的結構有關系,古井內部構造看起來上窄下寬、外形猶如現代燈泡,即使在炙熱的天氣下,這樣特殊的結構,也不容易讓井水迅速蒸發,還能夠有效地保持井水的溫度。讓人驚訝的是,百年前的村民,居然有這麽巧妙的創造力,這樣的創造力,真的讓人覺得很驚訝。

聽村子裏老人講,他們平日所用的飲用水,他們不管是洗衣、也或者是做飯、泡茶,都是使用這口古井,時隔今日,古村早已經物是人非,是古井依然存在,並且井水的味道仍然那麽的甘甜。從外面打工的人,往往都會打壹杯井水,以此來解自己的思鄉之情。對於這樣壹處古民居,朋友妳會感興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