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末日地帶與世隔絕食物建築攻略食物建築玩法教學

末日地帶與世隔絕食物建築攻略食物建築玩法教學

末日地帶與世隔絕中食物建築是很多玩家關註的重點,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末日地帶與世隔絕食物建築攻略,也是食物建築玩法教學,非常全面的內容,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食物建築

食物建築表面很多,但實際上只分為兩類,夥房與生食建築;若是分為三類的話,便是夥房、田地與采集建築。

采集建築包括魚舍、采集小屋與獵人小屋。魚舍需要建設在湖泊附近,采集小屋與獵人小屋可以建設在任意區域且可以設置工作區域並且沒有居民心情減益。這裏很多玩家因為不了解工作區域問題而喜歡將采集建築建設在距離居民區較遠而距離工作點較近的地點,實際上將采集建築建設在距離居民區較近的地點可以通過設定工作區域而使得此類建築實際采集區域更大。類似於此類的工作建築與工作地點可以相分離的生產建築都可以擺放在居民區附近以實現居民達到工作地點的實際行走路程更小。不過采集建築的生產力較低,普遍在前期使用。需要註意的是,此類建築產量波動極大,不僅受天氣影響,還受到工作人數影響而產生邊緣遞減效應。以魚舍為例,單人的生產力為每季度100~140,但若進行配置多人生產沒人的生產力不到90。以獵人小屋為例,單人生產力高達120~150,但多人生產時能低至50。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建設大量采集建築但只放入壹個工作人員的方式在前期獲得大量食物,但對於整體的食物獲取是不利的,因為增加崗位較少而不利於集中生產並占用了大量地皮。(小tips,獵人小屋采集的區域內的食物是會越來越多的,)

田地是食物的生產建築,分為農田與種植園,同時可以支持直接從田地取走食物用於居民消耗而不經過存儲類建築的中介環節。田地可以設定種植作物的種類,但需要先獲取種子。農田是純食物生產,按照周期季節產出,種植園需要較長的成長期進入收獲期,在經歷數個收獲期後重新播種。壹般來講很難判斷農田與種植園的優劣以及種植何種作物的優劣,這裏只做簡單的結論介紹,可能會有較大的偏差:要盡可能的種植多樣的作物以增加食物種類進而提升居民心情;種植生長收獲周期長的作物更有利,因為農民在工作時會先播種所有的作物待全部作物都進入可收獲階段再進行收獲,而周期較短的作物往往在種植階段便會進入可收獲階段,這使得農業工作毫無間隙從而受到農民生活影響較大,同時因為田地可直接消耗食物,故周期較短作物在產出季節時是幾乎沒有富裕的,而這部分富裕對於後續的食物生產影響巨大;即便是種植周期長的作物,因為上述的設定導致的產出損失也是十分巨大的,足以將田地的產出拉低至僅高於采集建築壹點點的地步,而農民的數量只影響播種與收獲的速度來提高微弱的實際產出,實際上的邊緣效應也很嚴重。需要註意的是,田地的濕潤程度只會影響作物的成長速度而不增加產出,而輻射會影響所有產出的食物,很多時候灌溉站的目的其實是為了防止地面輻射汙染。

夥房,整個遊戲中最最最IMBA的生產建築,媲美量子黑科技,只需要消耗10點的生食與10點水便可以生產100份熟食,提供5個廚師崗位,平均每個廚師生產力為每季度150食物,並且不受邊緣效應的影響,是整局遊戲中食物增收的最強建築,同樣也是解放勞動力的最強建築。我們可以通過夥房來提高食物獲取的整體崗位進行集中生產,同時可以使采集建築處於最高效率,這樣便可以使勞動力的使用率與使用效率雙向提高。但需要註意的是,夥房的原材料是生食,而由居民消耗食物的特點可知,維持大量夥房的關鍵仍然是足夠的生食建築與生產崗位與建設的位置。夥房的實際產量不算太高的主要原因是廚師需要運輸原材料而在路上消耗的時間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