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醫療體系是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只要是公民,或者是持有綠卡(永久居留)的人,都可以擁有澳洲醫保卡——醫保卡,享受全民醫療保障。本文先說壹下有醫保卡的人的就醫問題。
在澳大利亞,人們生病後通常會先去看家庭醫生/全科醫生(GP)。GP診所通常有免費的批量賬單或兩種費用。看壹次家庭醫生,費用壹般在80-130澳幣之間,醫保卡持有者可以報銷37.5澳幣,剩下的就是缺口(自己自付的部分)。全科診所可分為預約制或走診制。有壹個好的GP很重要,那麽妳怎麽看待這個GP呢?個人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壹是收費:如果是批量賬單的義診,即使有電話預約,壹般也需要很長時間排隊;收費系統壹般可以按照預約時間看病,即使等也不會太久。免費是壹把雙刃劍。很多時候,如果妳只是小病,我們的身體有自愈能力,但如果是免費的,妳就會想去看醫生。這種情況多多少少占用了國家的免費醫療資源。因為雖然患者不用付費,但診所會給政府報銷37.5澳元的咨詢費。從積極的方面來說,這對於壹些慢性病的早期發現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患者沒有看病的經濟壓力,可以盡早去看醫生,盡早發現問題,盡早幹預。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二、醫生的負責程度:去看病之前,只能聽朋友說,或者看網上的評論。最後,妳要等到自己去看醫生,自己感受。壹般來說,壹個全科醫生看病10分鐘,壹般壹次解決壹個問題。如果有很多問題要看,預約的時候記得提醒前臺給妳預約。當然,長期就診的收費也會相應高壹些。
第三,醫生與妳的溝通是否順暢:看病是咨詢服務,妳能否與醫生順暢溝通很重要。經過幾次就醫經歷,如果妳遇到壹個妳覺得講起來很舒服的醫生,妳壹般會選擇在這裏定居很長壹段時間,作為妳的專屬家庭醫生。
有壹個正規的家庭醫生是非常重要的。妳的病例會長期保存在壹個地方,方便每次去醫院或者發生意外時調用妳的醫療信息。找到和自己合拍的家庭醫生後,壹般不建議頻繁換醫生,除非搬家。或者有些人會定期去某個診所,但不是去看哪個醫生,這也是有可能的。
看完GP,如果醫生給妳化驗單,或者驗血,或者拍照,妳需要拿化驗單去第三方檢查。壹些大的GP診所,驗血和拍片都會在壹個地方,沒必要去更多的地方。但是很多時候是需要去另外壹個地方檢查的。普通驗血壹般不需要預約。拍片的話,x光壹般不需要預約,其他檢查需要先預約。這是很多剛從中國來的人最不習慣的壹點。因為在中國,如果妳生病了,去醫院看病,妳會立刻在同壹個醫院檢查妳的血液並拍壹張照片,幾個小時後妳就會看到結果,效率非常高。但是不在這裏。妳通常在這裏看醫生。如果好的話,可以當天預約檢查,壹般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檢查結束後,報告結果直接發給醫生,需要預約看病才能拿到結果。
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壹些資深焦慮者,他們通常壹考完試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在這裏,找到壹個好的全科醫生的重要性再次凸顯。壹個好的全科醫生或者他工作的診所會有非常快的結果反映機制。如果妳的檢查報告很急或者結果不好,他們會馬上打電話給妳復診或者幫妳聯系醫院治療。但是有些診所就是慢。
澳洲是皮膚癌高發國家,有些GP可以在那裏做常規的皮膚年檢。我曾經在工作中遇到過壹個病人。她說她的全科診所就半拍。有壹次,她在皮膚科醫生那裏做年度皮膚檢查,發現了壹個黑色素瘤。她的皮膚科醫生反應很快,於是她安排了外科醫生,當天就做了移除手術。但她的GP診所直到大約壹周後才聯系她,提醒她聯系皮膚科醫生,因為她的皮膚檢查報告顯示是癌癥。當她接到電話時,她說,是的,我知道,我做完手術了。當然,她在這裏是農村。像中國的農村壹樣,澳大利亞的農村醫療資源也很匱乏,所以即使她對自己的GP診所不滿意,她也不得不去那裏,因為這是她生活的唯壹壹家診所。
所以,如果妳檢查後很擔心,建議妳第二天壹早主動打電話給全科醫生門診,問壹下結果有沒有回來。壹般來說,測試結果不會通過電話告訴妳。但運氣好的話,至少可以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復診。妳約好再看GP之後,壹般有三種情況。壹種是妳去了之後醫生跟妳聊天,告訴妳檢查正常。以後要註意調整生活習慣,等身體自愈。壹種是GP給妳開壹些處方藥,妳去藥店買壹些藥,然後看是否需要復診。還有壹種就是看了幾次GP,問題都沒有解決,GP會推薦妳去看更細致的專科。這是我經常聽說的專家。
看專科,可以是私人診所,也可以是公立醫院的專科診所。無論哪種方式,妳都需要全科醫生的推薦信。前者通常更快更貴,而後者非常慢但免費。我工作的地方是私人診所,專科醫生的首診費壹般在200-400澳幣不等。醫保大概可以報銷120-220,也就是患者要自己出50%左右的醫藥費。專家首診時長壹般為30-50分鐘。壹般來說,私人專科預約的等待時間在1周以內,但是風濕、過敏、皮膚科的等待時間都是超級長的。即使是私立,風濕科的候診時間也可能長達3個月到半年。Public更長。下圖是維多利亞州醫療衛生服務信息網的匯總表。從圖中可以看出,90%風濕病患者從GP轉診到第壹次到公立醫院看風濕科醫生的等待時間,已經從2065,438+08年底的65,438+000多天,下降到2065,438+08年底的600多天,也就是說,平均還需要兩年。像我在私人腫瘤科,因為我的特殊病情,我們壹般會把首診的等待時間控制在3 -7天。特別緊急的時候,甚至可以在看完GP的第二天就去看專科。好的私人產科醫生的預約時間也是超級長的。如果有專門的產科醫生,懷孕第六周第壹次發現的時候基本都需要打電話預約。
看完專科,我壹般會寫壹些檢查單,抽血化驗,拍照,或者其他壹些輔助檢查。所有這些檢查,類似於從GP那裏拿到的檢查單,也需要預約檢查,檢查完了再回去找醫生看結果。壹般來說,患者可以選擇去哪裏檢查,不壹定非要去醫生推薦的地方。因為這些第三方檢驗機構收費不壹,有的可以免費批量開單,有的收費。壹般來說,選擇時建議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1.約會的時間和地點。妳的檢查很緊急嗎?他們給妳提供的時間和地點方便嗎?
第二,是否收費。如果是收費,收多少,能報銷多少,這些都可以在打電話預約的時候問清楚。
第三,最後,我建議和推薦醫生確認壹下他對妳選擇的地方是否滿意。因為有些檢查規模比較小,這個醫生推薦妳去是因為他了解那個地方的資質,能夠勝任這個檢查。因為最終目的是得到準確的診斷,所以這個指標要大於前兩個因素。
然後,如果妳去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那就是漫長的等待,但是壹旦輪到妳,還是很爽的。全程免費,所有檢查基本都在醫院完成,而且是免費的。當然,這些檢查也是安排再次排隊的。只是說明妳進入了這個流程,等檢查會更快,不會再等幾個月了。有時候,如果妳運氣好的話,妳就不需要之前排隊看病的人了,所以妳看病的時間可能會早很多。兒子之前預約了莫納什公立醫院的結核病疫苗門診,被告知要等4個月,結果1個月前有人取消了,我們就提前去了。
到目前為止,我們談論的都是去診所看病。那麽澳洲的醫院都是做什麽的呢?壹個是提供緊急服務。如果妳的病很急或者診所關門了,可以直接去醫院的急診室。到了急診,分診護士會根據妳的癥狀分配妳的等待時間。不代表妳會對自己大喊疼的厲害就讓妳先看。如果妳得了危及生命的疾病,妳必須第壹個看到它。所以如果感冒發燒去醫院急診,可以等10小時。另壹個是住院部。如果看完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後需要手術或其他治療,需要去醫院。可能是壹天的治療,然後回家,也可能是要過夜。
醫院也分公立和私立。如果妳在公立醫院,有醫保卡,隨時可以免費看病,但如果是私立的,就要看妳購買的私立醫保了。很多人以為只要買了私立醫保,去私立醫院根本不用付錢,但事實並非如此。首先要看妳住院的原因,是否在妳買的保險範圍內,如果是,是否過了等待期。如果兩者都滿足,那就要看妳買的保險是不是單病房報銷。如果妳買的保險不覆蓋單間,而妳想住單間,或者醫院只有單間,妳還是需要支付部分房費。除了住院費,在您住院期間,醫生診費、病理檢查或拍片檢查等壹系列費用都是單獨收取的。有些保險是全保,但有些保險只報銷部分醫療費用。這就需要妳小心了。第壹,買保險要看清楚條款。第二,住院的時候要多問問收費的問題。當然,壹般來說,妳住院的時候,也是痛苦的,不壹定能多考慮費用。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可能的買高等級的保險,讓自己住院的時候可以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