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農在教人種田的過程中,發明了耕田播種的工具。《易經·下聯》載:“包之家無,神農之功也。木為蠍,木為蠍。乘之以教天下,蓋諸益。”《韓力文家》說神農“開雷蕾,教百姓耕田”,都講到顏地神農制造的耕播工具雷蕾。雷的創作和推廣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隨著農耕的興起,人們的糧食逐漸有了剩余。於是,顏地部落人工飼養野豬、狗、羊、鳥、牛、雞,不僅作為人肉,還馴服了它們的獸力為人服務,於是出現了獸力養殖。《論衡》(東漢王充著)描寫炎帝的世界,神農的“煮馬糞染種子,使五谷不蟲蛀”就是當時畜牧業的寫照。
除了文獻記載,炎帝神農時代遺址的許多遺跡也為當時的農耕文明提供了確鑿的例證。Xi安半坡遺址出土了谷殼、蔬菜和瓜子。長江中下遊的河姆渡、萬年仙人洞、圩墩、崧澤、馬橋、梅艷遺址,黃河流域的裴李崗、磁山、北首嶺遺址都發現了水牛和牛的頭骨。在黃河下遊壽光縣南部孫家集鎮的古城堡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當時的豬狗骨架。
炎帝開創的農耕及其後來在中華民族的廣泛運用和發展,是炎帝神農對中華民族的最大貢獻。
炎帝傳奇——天堂、獅子狗、五谷雜糧
在湘東,獅子狗為炎帝偷取糧食種子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相傳炎帝長大後,看到人們每天上山采摘野果,捕獵野獸,過著沒有壹口飯吃的艱苦生活,非常難過。他沒日沒夜地想找到壹種可以采集和種植的可食用的東西。有壹天,他夢見天上種了壹種叫“稻”的植物,它的種子叫“谷”,可以吃,可以藏,可以種。這正是炎帝所尋求的。但是天堂在哪裏?怎麽才能把種子拿回來?炎帝犯了壹個錯誤。
第二天,他發現獅子狗在他身邊徘徊,看起來很不安,好像有話要說。炎帝對獅子狗說:妳知道我要去天堂找五谷種子嗎?獅子狗叫了兩聲,點了點頭。炎帝又說,妳知道天堂在哪裏嗎?獅子狗叫了兩聲,點了點頭。炎帝喜出望外,急忙說:妳能幫我把種子拿來嗎?沒等炎帝說什麽,獅子狗就飛了出去。
獅子狗不停的跑,跑了壹天壹夜,終於來到了天堂。果然,他在曬幹的山谷裏看到了壹片金黃的稻谷。不遠處,幾個兇神站崗。獅子狗在壹旁沈思:太陽底下小米不多,不給他們就只會偷。但是我們怎麽能偷種子呢?偶爾它發現旁邊有個池塘,就悄悄下到池塘裏洗澡,把毛都濕透了,然後突然跳到孫谷坪的谷子上,做了壹個滾筒,把米全浸在裏面,又匆匆回來。獅子狗的奔跑被守護山谷的神發現了。天神咆哮著追趕它。諸神趕不上獅子狗,急中生智,在獅子狗面前畫了壹幅畫,於是就產生了壹條大河。情急之下,獅子狗別無選擇,只能跳下河遊過去。
獅子狗回到家,抖個不停,水濺得到處都是,卻沒有小米,急得叫個不停。炎帝壹看,知道是獅子狗用身體碰了谷子,但是谷子被河水沖走了。他仔細尋找獅子狗,終於在高高翹起的尾巴上發現了幾粒紋路。原來,獅子狗過河時,尾巴卡在水面上,谷粒沒有被水沖走。
炎帝把這些谷子種到地裏,地裏長出了稻子和谷子。經過反復耕種,種植的水稻越來越多,後來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為了獎勵獅子狗偷吃糧食種子的貢獻,人們先祭祀炎帝,然後給獅子狗壹碗新米和壹塊蒸肉,最後自己“嘗新”。在給貴賓犬吃肉和米飯時,還要觀察,如果貴賓犬先吃,說明今年米價高;先吃肉暗示今年養豬劃算。
傳說中的“天堂”,現在叫做天堂村,位於顏地陵墓東南50英裏處。據說那裏的水稻種子被獅子狗偷走後,神就不允許在那裏種水稻了。炎帝知道了,就教那裏的祖先種茶。天堂村出產的茶葉被稱為“天堂茶”,口感極佳。它是清代皇家向皇帝進貢的貢品,其中“神農劍茶”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