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小家庭生活中各種省錢的實踐經驗總結...
首先,列壹份購物清單
在備忘錄裏列出需要購買的東西。急用的,可以在網上壹次性購買。對於不急的,可以做活動或者大急在網上買,減少去超市購物的頻率,控制在壹個月2-3次。嚴格按照預算控制開支,除非剛需,否則不要買。
這樣每個月可以省下200、300甚至更多的無意支出。
第二,自己做飯
自己做飯不僅健康,重要的是能省下壹大筆錢!壹份外賣20,壹家三口壹頓飯需要60元。關鍵是重油鹽,沒啥好處。說實話,20元的外賣什麽也買不到。出去吃壹頓像樣的飯,從200元開始。而如果自己買菜做飯,壹天兩頓飯的食材成本大概在20-30元左右。這樣壹個月做飯30天,至少能省下1500左右。如果能堅持每個月自己做飯,真的會很省錢。
第三,提前預算支出
昨天,我打算給我的寶寶買些零食。預算為100元。結果我選擇了買100元的零食。上個周年慶,預算花200元,最後花了200元。
這種感覺很好。以前不是這樣的。總覺得今天很特別。我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有時候出門能花上幾千,然後就能省下外地的錢。現在只需要做個預算然後消費,省去了很多沖動消費~所以每個月能省幾百塊。
4.薅羊毛超市晚上8點
超市快關門的時候,大部分生鮮都會打折,或者買壹送壹,適當省錢,最重要的是品質沒有區別!!半價的烤雞和面包甜點,誘人的打折鮮切水果,壹包蔬菜低至1元...白天那麽貴的商品,晚上半價。
這樣每個月在夥食上就能省下200、300元,妳會很樂意發現的...
五、臨時食品
我主要采購的臨時食品是牛奶,消耗量很大,每天都要。沒有浪費。壹家三口可以搞定壹大瓶,基本是兩天的量,剛剛好!!
正常情況下,臨時食品至少五折,甚至更低。以我家為例,牛奶和零食壹個月差不多能賺200塊。
雖然臨時食物便宜,但妳也應該註意:
1不要囤貨?要理性購買臨期食品,不能因為便宜就囤貨,把臨期食品囤成過期食品。
2包裝?奇怪?檢查食品包裝,確保無破損、袋脹、漏氣等。檢查食品標簽上的關鍵信息,確保產品在保質期內。網購壹定要第壹時間開箱檢查。如有問題,立即申請售後。
3註意保存?買回家的食物壹定要按要求保存,尤其是需要冷藏或冷凍的臨時性食物,如酸奶、牛奶等,常溫下可能會變質。
不及物動詞延遲付款
當妳真的想買東西的時候,不要急著去買。等壹天,看妳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想再買,至少可以拒絕壹半的沖動消費。
壹些很想買的大件物品,思考幾天,睡前不要沖動消費。
我還真沒算過這能省多少錢。畢竟很多最後都被刪了。我個人覺得可以攢壹千塊。畢竟我想買閉眼的...
七、堅持記賬,重新報價。
記賬是想清楚每壹筆錢的去向,復盤是想清楚哪些錢不該花,以便在下個月的開銷中做出調整,最終達到花了就省錢的目的!
因為記賬和重新點菜決定自己做飯,然後發現自己每個月的外賣居然少了3000塊,嚇死我了...現在有這麽大的漏洞,偶爾能找到壹些小廢品,也就幾十塊錢。
八、利用閑魚等二手平臺。
閑置物品在二手平臺出售,既節省了家裏的空間,又增加了收入。積少成多,也是可觀的!
我自己也經常在閑魚等二手平臺上撿漏。各種會員和很多會員在平臺上買太貴了,在二手平臺上找經紀人也省了不少錢。衣服只穿壹次,演出和旅遊拍照的服裝不是日常的,通常壹次不會再穿。二手可以七折買這樣的衣服!
之前在北京租房,花了150,50塊錢買了個小冰箱和電磁爐,功能完全沒問題。後來,我離開了北京,把它們打折出售,進行回收。
以我個人的經驗,閑魚每個月至少能給人節省20%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