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嗎?

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嗎?

金字塔建造的歷史

法老是古埃及的國王,金字塔是法老的墳墓。法老為什麽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有人說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真相是什麽?

如果說關於金字塔大膽奇妙設計的傳說還能被現代人接受的話,那麽規模如此巨大的建造過程是很難想象的。胡夫金字塔是由數百萬塊巨石建成的。每塊石頭平均重量超過2000公斤,最大的壹塊超過100噸。這些巨石是從尼羅河東岸開采的,也就是說,它們不是用起重機裝卸的,也不是用手推車運輸的。被稱為“西方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曾記載,用於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頭是從“阿拉伯山”(很可能是西奈半島)開采出來的。

然而,我們現在知道,大多數石頭都是在當地開采的,裝飾其表面的石灰石是從河東的圖拉礦區運來的。當時開采石頭並不容易,因為人們沒有炸藥,也沒有鋼鐵。當時,埃及人使用銅或青銅鑿子在巖石上打孔,然後將其插入木楔,並註滿水。當木楔被水膨脹時,巖石裂開了。這種方法在今天看來可能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卻是壹項偉大的技術。從采石場運送到金字塔遺址也極其困難。古埃及人把石頭放在雪橇上,由人和牲畜拉著。因此,需要壹條寬闊平坦的道路。修建運送石頭的道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穴用了10年。

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時,胡夫強迫所有埃及人為他工作。他們被分成65438+萬人的大組來工作,每個大組要工作三個月。這些工人中有奴隸,但也有許多普通農民和手工業者。古埃及的奴隸在畜力和滾木的幫助下將巨石運送到建築工地。他們還把周天然的沙子堆在斜坡上,沿著斜坡把巨石拉到金字塔前。就這樣,堆壹層坡,砌壹層石,逐漸增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20年時間。

後人對希羅多德的說法提出了很多質疑。但時至今日,仍然是壹個沒有人能給出滿意答案的難題。人們怎能不佩服埃及人民的偉大力量和智慧!在本世紀,隨著對飛碟越來越廣泛的觀察和研究活動,壹些人甚至將神秘的金字塔與變幻莫測的飛碟上的外星人聯系在壹起。他們認為,在幾千年前,人類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能擁有。經過計算,他們還發現,地球被開羅郊區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線分成兩個半球,東半球和西半球,而且它們的陸地面積相等。這種“巧合”很可能是外星人選擇金字塔建造地點的意圖。

然而,壹位名叫大衛·杜維斯的法國化學家對金字塔的建造提出了壹個全新的觀點。他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澆註的。他從壹位考古學家那裏得到了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五塊小石頭,並逐壹進行了測試。出乎意料的是,測試結果證明這些石頭是由貝殼狀石灰巖構成的。雖然考古學已經證明人類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掌握了制造混凝土的技術,但是很難相信這些貝殼和石灰石與花崗巖如此難以區分。戴維·杜威推測,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時使用了“化整為零”的方法,即把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籃子裏,扛在或背在正在建造的金字塔背面。這樣,只要掌握了壹定的技術,就可以把巨石壹塊塊倒出來,壹層層加高塔。這樣既“省力”,又省力。據他估計,當時在工地上幹活的只有1,500人,而不是希羅多德所說的每批65438+萬人。

更出乎意料的是,這位法國科學家還在石頭中發現了壹根壹英寸長的人類頭發。這縷頭發可能是他們辛勤工作和輝煌智慧的見證。但這些說法還是壹些猜測。

但無論如何,金字塔的建造壹定集中了當時古埃及人的全部智慧,因為壹定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是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金字塔建成並屹立了4000多年,這本身就是壹個奇跡。因此,可以說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有些人不相信簡單的合作就能創造奇跡,不相信地球上的人類會自己創造出金字塔那樣的奇跡,說是悄悄話的創造。這顯然是不正確的,無助於人們探索自己的歷史,認識自己的能力。

[編輯此段]再現傳銷工程

4500年來,

埃及金字塔

它被認為是七大奇跡中最古老的壹個。

也是保存最好的壹個。

但是古埃及人呢?

切割,運輸,

建成數百米高的金字塔,

成為地球上最大的未解之謎之壹。

現在,我們將使用最先進的視覺技術,

重現胡夫法老金字塔的偉大工程。

公元前2480年的古埃及是胡夫國王統治的早期。像每壹位法老壹樣,他在任期之初就準備在壹百年後修建壹座墳墓。於是,每年夏天,皇室成員走遍尼羅河谷,從每個村莊挑選身體強壯的男人作為勞工,建造大金字塔,為國王服務。當聽到“以國王的名義……”,被選中的人只能無條件服從。

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淹沒土地,滋養土壤,使耕地肥沃,農業發達。因此,埃及成為歷史上最早不用把全部勞動力投入農業生產的國家之壹。剩余的勞動力可以用於其他目的,比如建造金字塔。這艘滿載勞動力的大船將沿著尼羅河蜿蜒而上,沿途經過兩岸的懸崖和田野,目的地是開羅以南10公裏的吉薩。

根據埃及神話,萬物開始時都是混沌的液體,混沌中的第壹塊幹土呈金字塔形狀,象征著生命。但古埃及人在某種沖動的驅使下,選擇了這種象征生命的形狀來建造死者的安息之地。新上任的法老胡夫也懷著同樣的沖動來到沙漠,見證他統治時期的第壹個也是最重要的儀式。

在1889年巴黎埃菲爾鐵塔建成之前,大金字塔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築。但龐然大物肯定起源於平地,所以對於這麽龐大的建築來說,穩定是關鍵。建築師計劃使用巨型大理石塊,以遞減的方式壹層壹層排列,這是最穩定的結構。工地選定後,先清理平整,然後由技術熟練的泥瓦匠打地基。壹大片方形大理石地板將成為金字塔的核心。

經過粗略估算,估計建造大金字塔需要500萬噸石頭。雖然需求量巨大,但吉薩附近可以供應大部分。采石場在金字塔建築工地的南面,大約有1500名采石工人在那裏工作。由於銅是當時古埃及人擁有的最堅硬的金屬,每個采石工人都會配備壹把銅鑿。他們用壹把銅鑿子在巨石上鑿壹個小洞,把它敲成壹個木楔,然後澆水。楔子浸入和膨脹的力量可以使石頭裂開。但是銅鏨子打幾十下就會變鈍,所以另壹批人就需要用火把鈍鏨子軟化,磨尖,用水冷卻,這樣石匠才能再用。

每塊開采出來的石頭重量超過1噸,有的甚至重達兩噸半。如何運輸是個大問題。吉薩當生產壹種非常特殊的粘土。在粘土鋪成的路面上灑水,沈重的石頭可以在上面滑行。但是,控制水量很重要。水量不夠的話會比較費力。在不適合灑水的地方,工匠們會在路面上鋪上圓木,讓巨石在圓木上向前滾動。

巨石集中在金字塔遺址後,由專門的石匠切割加工,按照每塊石頭上標註的標記,鑲嵌在應該放置的地方。他們只用簡單的三角板和鉛錘就能把每塊石頭切割打磨得光滑平整,使石頭緊密相連,就像用水泥粘合壹樣,即使經過千百年的風雨侵蝕。直到現在,人們都很難將鋒利的刀片插入石頭之間的縫隙。

胡夫* * *金字塔建造了20年,它的雛形逐漸顯現也用了十幾年。這時候就需要修建壹條長長的坡道,讓工人可以繼續往高處運送石頭。勞動者使用吉薩的天然沙子,用石膏和灰泥粘合,堆成壹個長長的斜坡,將巨石拉向金字塔。考古人員估算,該斜坡的長高比約為10: 1,這是保證交通便利和使用最少建築邊坡材料的最佳比例。但隨著金字塔逐漸變高,這種長斜坡就無法適用了,因為按此計算,通往塔頂的斜坡長度將達到驚人的4800英尺,所需建築材料將是大金字塔的3倍。因此,在最終的加高工程中,建築師會選擇建造節省材料的螺旋坡道。

雖然大理石產自吉薩當地,但就大金字塔的規模而言,手工制作200多萬塊巨石仍然是壹個巨大的挑戰。古埃及人在建造時期是如何發現如此巨量的石頭的,壹直是個未解之謎。後人在金字塔南部發現的線索,為這個問題提供了壹個可能的答案。

離地面30英尺有壹個開口,是19世紀的探險家炸開的。這是唯壹能看到金字塔內部的地方。可以看到,內層的石頭比外面看到的粗糙很多,都是由大小不壹的石頭組成,有的甚至小如瓦礫。換句話說,不合格的石頭被填充在金字塔整齊的外部石頭和內部墳墓之間。這可能是古埃及人加快建設的方式。

隨著金字塔越來越高,建築師必須考慮金字塔內部墳墓的布置,預留壹條通向墳墓的走廊。胡夫金字塔有三個墓室。第壹個是在建地基的時候建的,因為它在地下600英尺。第二個地方,金字塔內部大約100英尺高,是所謂的“女王墓”,自從被挖掘出來後就壹直空著。公元前2474年,第三座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陵墓開始動工,這將是胡夫國王最後的安息之地。與此同時,通往陵墓的大走廊開始修建。大走廊長153英尺,內墻與巨型拋光石灰巖板緊密相連。

大金字塔開始建造十年後,壹艘駁船從250公裏外的亞斯萬采石場運來了壹些特殊的貨物:九塊巨大的花崗巖石。每塊重達50多噸,需要200個人才能搬動。在建造大金字塔的數百萬塊石頭中,它們是最重要的。聖墓是金字塔的中心,必須受到保護。當法老的陵墓完工後,這九塊花崗巖將被用來建造陵墓上方的屋頂。建築師會用紅色和石在每塊花崗巖上畫壹條中心線,使巨石居中對齊。但是如此巨大的重量如何平均分配呢?巨石的大小和重量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如果直接堆放,花崗巖會斷裂。最後,為了分散堆疊的巨石之間的巨大壓力,建築師在每層花崗巖之間放置了三角楔,這樣重量就可以向外分散,而不是向下。九塊石頭最後用了五塊,中間留了四個缺口。這些缺口有3.5英尺高,可以讓人爬過去。所以,當時參與建造金字塔的工人,都能夠在縫隙之間的墻壁上留下壹些塗鴉,隨意拼出壹些名字,在壹些地方,還可以看到紅色和氏璧石劃出的參考線。

當大金字塔建造到約100米的高度時,最後三分之壹高度的材料無法從主坡運輸,於是建築師們依托大金字塔,建造了壹個螺旋形的“盤山”坡道,以避免加高主坡這壹額外的巨大工程。金字塔形頂石的搬運和處理要比其他石頭更加謹慎,因為它的側面非常光滑,所以石匠們專門做了壹個下面向外凸出的石栓,工人們旋轉石頭,使石栓與下面石頭的凹槽吻合,固定頂石。

頂石就位後,金字塔實際上已經建成,但外塔還需要最後的修整。外圍的螺旋坡道需要去掉,加上傾斜的石板,使金字塔的外觀光滑平整。當大金字塔最終完工時,所有的側面都經過了打磨和拋光,在陽光的照射下看起來非常耀眼,與我們今天看到的金字塔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現在看到的金字塔沒有外圍傾斜的石頭——因為在中世紀建造開羅的時候,這些石頭被拿走用作建築材料。

公元前2460年,不朽之墓建成。大金字塔東面的壹條大石頭路通向尼羅河上的壹座寺廟。它將被用作法老胡夫遺體的臨時存放處。法老的木乃伊被轉移到金字塔內部後,按照古埃及的習俗,先放在地下墓室,然後轉移到第二個墓室,最後棺材被轉移到第三個墓室,放入石棺。

占星術是古埃及人衡量壹切的基礎。在他們眼中,尼羅河的周期性泛濫可以在星空中參考,他們的歷法也依賴於夜空中星星的運動,因此大金字塔的建造過程也是不可或缺的。古埃及人把星空中的壹個特定位置稱為“萬物不侵”(我們稱之為公基星),認為它是永恒的,他們對它充滿了敬意。在王墓的北墻,有壹條小小的通道,穿過層層石墻,直通金字塔的外墻。這個洞的位置就像壹架望遠鏡,對準夜空中的“無堅不摧”。

古埃及人認為法老死後會經歷壹次“升天”之旅。象形文字中有很多關於這段旅程的描述:法老會變成獵鷹,或者借助風暴、冰雹、閃電等自然力上升。無論過程如何,這段旅程總會以同樣神秘的方式結束:法老會與“無敵號”相遇,壹起開始另壹段旅程。

古埃及建築師認為他們完成了壹個復活機器,可以創造不朽。“以國王的名義……”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應該是:“以國王的名義,借助我們的雙手,使他不朽。”

壹個法老死了,但他似乎還在那些建築者身邊。就像尼羅河年年發洪水,命運之輪不停運轉,所有生物都不會真的消失。在過去的4500年裏,胡夫金字塔的外圍石塊被掠奪和移走,但大金字塔依然屹立不倒,這證明了建造者的信心:它是地球上最接近永恒的東西之壹,它的存在證明了人類的智慧。

/view/3924.ht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