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三階魔方F2L的核心思想是什麽?請魔方達人解答.

三階魔方F2L的核心思想是什麽?請魔方達人解答.

前兩層壹起還原,這裏公式有很多思路也有很多種

41個標準公式基本上沒什麽核心思想就是需要硬背的,

而臭蟲的f2l公式就是還原的思想,看壹下就明白了,

平均6-8步還原壹組,還是非常不錯的。

我知道妳用手機那麽,就把臭蟲的東西給妳接過來,但是沒有圖多少有點尷尬。

我是自己玩出整個F2L的,對F2L算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吧,前兩層的成績也還算馬馬虎虎不錯。現在網上很多關於F2L的網頁,但多數未作說明,本文試圖對此作壹些簡單的說明,希望能對正在學習F2L的菜鳥們有壹些幫助,呵呵。

本文的主要內容和觀點是我在七年前學習F2L時就寫下過的,只不過當時的稿早丟掉而已,花了不少工夫,終於再弄出來。F2L重在理解,很多公式只要壹理解就可以自然的用出來了,本文將全部41個F2L按自己的理解分為三次形態,並對F2L中公式還原思路作了分類,以期說明F2L的壹些規律。

首先說壹下我對F2L中公式的還原思路的分類,我將此分為兩類。第壹類我稱為普通思路,思路的核心是在壹整個公式的過程中都最高度的保持前兩層的完整性,即是在壹整個還原的過程中,不存在二個或二個以上邊角(包括完成與未完成)同時參與進頂層,底層十字的四個塊始終只有壹個是處於非還原狀態的壹種思路,其步驟結構表現為:調整頂層---邊角參與進頂層---頂層的壹次轉動---新的邊角退回到底層---其它邊角參與進頂層…..。第二類我稱為直接還原思路,是不計較還原過程中前兩層完整與否,而直接以最近方式進行還原的思路。

普通思路的公式通常都很簡單和直接,只要理解了就基本不會忘記,同時其具有極高靈活性,手法也簡單,在F2L中占有主要地位,如魔方吧教程裏41個F2L就有29個屬於這種還原思路。而直接還原思路的缺點是比較復雜,需要用點心記憶,且壹般都缺乏靈活性,還存在壹些有應用限制的情況,其優點則體現在其步數上,它在步數上比普通思路的公式占有少少優勢,另外直接還原思路的公式在轉動中經常會翻動底層到頂面,故而實質上還帶有點改變視野的效果。

說了公式的還原思路,這裏再說壹說我對41個F2L圖形的分類。

如果以普通的還原思路來進行轉動,下列表格中的A1、A2兩個圖形是“還原狀態”的第壹次變化形態。它們是由“邊角參與進頂層---頂層的壹次轉動---新的邊角退回到底層”這樣的壹次過程形成的,是還原狀態的最簡單變化即第壹次變化。繼續這樣的步驟,還會產生出還原狀態的二次與三次變化形態,所有F2L的圖形都可以簡單的分類為是還原狀態的壹次、二次與三次變化形態,它們分別代表了F2L的三個難度層次。

二次形態如下列的B1、B2圖形等,這類圖形如用普通思路還原,會需要“轉化為壹次形態---轉為還原形態”的兩個過程,壹般需要6-8步,如果用直接還原的方法還原時,壹般也要6-7步。三次形態如C1、C2等,這類圖形如用普通方法進行還原的,需要“轉化為二次形態---轉化為壹次形態---轉為還原形態”的三個過程,通常會需要9-12步,而使用直接還原的方法進行還原的,通常也需要8-9步。

這種的分類很適合於初學者循序漸進,還原形態的三種變化形態是相承變化的,依順學習會比較容易的理解和上手。

另外需要註意的是,直接還原思路的公式在壹定條件下會存在應用上的限制。這種限制只存在於缺損的邊角的角或棱塊有其壹或其二在底層的圖形中(***9個:B1-B5、C2-C5)。

常規的F2L公式在這幾個圖形上都是將缺損的角、棱塊置於其原位(我叫的,是指魔方的塊相對還原狀態時所處的位置,包括其在這個位上有旋轉時)上的,還原的效果也是將缺損的塊直接還原上缺損的邊角上。但在實際情況中,缺損的塊不在原位上的情形其實占了大多數,對這些的情況,如果仍然用這些公式來處理,就會發生錯誤的還原。

本文將公式打上顏色以區分各類型的公式:綠色的公式表示普通思路的公式,這類公式簡單靈活,沒有任何限制,有空的不妨都學完,對提高整體能力很有好處;藍灰色的公式表示沒有應用限制的直接還原思路的公式,其中藍色的是本人認為比較簡單易記的或者步數特別少的;黑色的公式表示有應用限制的直接還原思路的公式,其中紅色的是本人認為比較簡單易記的或者步數特別少的。不提倡學習太多公式,直接還原思路的公式除在B11、C1-C5這六個圖形外,其實沒大必要學習的。

前註:

1、下列各圖大多都會有幾個公式可解,除A1、A2兩個基本公式外,作為初學者剛開始時各圖形只學壹個公式就行了,可以選擇最簡單容易的或轉數最少的,但壹定不能是有使用限制的公式。以下各個圖形,本人在圖形的名稱後都會以括號註明出該圖形在 魔方吧 F2L教程中的名稱,破折號後的數字則表示該圖下那個公式是魔方吧F2L教程中所推薦的公式,在此列出以供學習者參考參考,另外,每圖形下的第壹個公式則是本人認為最簡單容易的公式,是供懶人參考的。

2、本文在轉數的統計以及公式的書寫上比較特殊,另外,壹般所說的41個F2L公式其實是包括了對稱也就是重復的圖形在內的,實際只有22個圖形,本文對這些存在重復的將只選壹列出,並且屬於對稱的公式本文也不重復列出,本文後另附有對稱圖形列表,大家可以看看。

壹、壹次變化形態(2種)

A1(I1-1)

A2(T1-1)

<U'>F' U F (3-1)

<U2>F' U2 F (3-1)

F R' F' R (4-1) R U R' (3-1)

壹次變化形態只有兩種,是F2L中的最基本形態,在F2L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很多F2L的公式的後部分其實就是套用這兩個公式,先學習這兩個F2L可以幫助妳較容易的學習後面的其它F2L,嚴重建議把四個解式都應該學會。

上圖中,公式前打括號的轉,表示屬於調節作用的步驟,因為頂層的塊將出現於什麽位置是未定的,這些步數可能需要也可能並不需要。在公式後列出的數則表示公式的步數,列有二個值,前數表示純公式的步數,後數是可能需要的調整步數,以清晰的比較出步數上的真實狀態。

二、二次變化形態(15種)

1、角在底層、棱在頂層的情況(3種)

這三個圖形是F2L中除A1、A2兩個基本圖形外比較容易學習的,其中第壹個圖形實際就是常規層先法中的中層公式,如果妳已經熟練了A1、A2的,只要發揮壹點空間想像力就很容易能想像出這三個圖形的解決方法了。這三個圖形的基本破解要點是以角塊就棱塊,根據角塊的形態,模擬A1或A2的形態,轉動頂層的棱塊到壹定位置,然後移動角塊上頂層就棱塊。

B1(A1-1)

B2(E2-2)

B3(F2-2)

<U> R U' R' (A1 6-2)

<U> R U R' (A2 6-2)

<U'> R U2 R' (A2 6-2)

R' U2 B' R B U2 R (7-1)

F U2 L F L' U2 F' (7-1)

B L2 D F D' L2 B' (7-1)

L F2 U F U' F2 L' (7-1) F' U2 F (A1 6-2)

F' U' F (A1 6-2)

R U' R' (A1 6-2)

R U2 B' R B R2 (6-1) <U2> F' U2 F (A2 6-2)

<U'> R U' R' (A2 6-2)

<U> F' U' F (A2 6-2)

<U2> R' F R F' (A2 7-1)

<U2> F' U L' U2 L F (6-1)

<U'> F2 L F L' U2 F (6-1)

在有些公式後的括號內的步數統計數字前會有壹些公式的名稱,如上列B1公式1後有(A1 6-2),這是表示前面的步驟並未完成整個還原,需要續以括號註明的公式後最終完成還原。A1即表示完成前面的步驟後,需要續以A1這個公式(A1***有三個公式可解,可任意選擇)而最終完成整個缺損角的還原。

普通思路的方法其實是F2L的傻爪還原方法,就是“轉動頂層---缺損的邊角進入頂層---轉動頂層---退回新邊角”的循環過程,目的則是把三次形態的轉變為二次形態,將二次形態的轉變為壹次形態,再將壹次形態最終轉變為還原形態,只要明白其道理,蒙都可以蒙出來。如上列三個圖形,首先要知道頂層的位置是可以調整的,***有四個位置可以選擇;然後要知道這裏可以參入頂層的邊角是F-R這個邊角,可以進入的方式是R和F’兩種。這時就可以不停的調整頂層, 每調整壹次都作R和F’的轉動,腦中想像模擬壹下A1、A2兩個基本圖形的形態,然後選擇接以U或者U’又或U2的頂層轉動,最後是縮回新的邊角,所有的F2L都可以在這種簡單的思路下被還原。

2、角在頂層,棱在中層的情況(3種)

B4(G1-2)

B5(H1-3)

B6(B2-1)

<U> R U R' (A2 6-2)

<U> F' U F (A2 6-2)

<U'> R U2 R' (A2 6-2)

<U> R U2 B U2 B' R' (6-1)

L D' L' U L D L' (7-1)

<U2> F' L' U2 L U2 F (6-1)

B D2 B' U2 B D2 B' (7-1) <U2> F' U' F (A2 6-2)

<U2> F' U F (A2 6-2)

<U> F' U' F (A2 6-2)

<U> F' L F' L' F U' F (7-1) R U' R' (A1 6-2)

R U2 R' (A1 6-2)

<U> R U2 R’ (A2 6-2)

在二次形態的F2L中,基本是普通思路公式的天下,這裏B4、B5的破解要點是以棱塊就角塊,根據棱塊的當前狀態,腦中模擬A2的形狀,將頂層的角塊移動到壹定位置,然後放棱塊上頂層就角塊。多數人都是由層先法開始學習還原魔方的,習慣了其以角就棱的思路,可能會感覺有些不適應,多體會吧。

3、角、棱都在頂層,相互分開的情況(5種)

B7(Q1-1)

B8(R1-1)

B9(S1-1)

<U> F' U' F (A1 6-2)

R2 B U B' U' R2 (6-1)

<U2> F' L' U' L U2 F (6-1) <U> F' U F (A2 6-2)

<U'> R U R' (A2 6-2)

<U'> F' U' F (A2 6-2)

<U2> R U' R' (A2 6-2)

F2 U' L' U L F2 (6-1)

R U' B U B' U2 R' (7-1)

F2 L2 D' L' D L' F2 (7-1) <U> F' U2 F (A1 6-2)

F' U' L' U2 L U' F (7-1)

B' R' U' R2 U R' B (7-1)

L' B2 R2 B R2 B L (7-1)

R2 U2 F R2 F' U2 R2 (7-1)

這三個圖形都能通過先擡起角塊,再調整頂層棱塊位置的方法轉化成二個基本形態,還原過程都很清晰,這三個圖形解法都很相似,建議三個壹起同時進行學習。

B10(U1-1)

B11(V1-4)

<U'> F' U2 F (A1 6-2)

<U'> F' U' L F' L' F2 (6-1) R U' R' (A2 6-2)

<U2> R U R' (A1 6-2)

<U2> F' U' F (A1 6-2)

R B U2 B' R' (5-1)

<U2> R B' R B R2 (5-1)

R B U' B' U' R' (6-1)

在魔方吧的F2L教程中,只有七個圖形(排除對稱的後)的推薦還原方法屬於直接還原思路的,這裏的B11圖形就是其壹了(另外六個是B12、C1-C5),魔方吧的推薦還原方法是這裏的第4個公式,其實這個公式也是普通還原方法的簡單變化吧。B10與下面的B14、B15則是F2L中比較費想像力的三個圖形,純用想像力來想出破解的方法是很傷腦的,邊動手模擬邊記憶吧,不過這幾個圖特別是B10用起來的時候特別有點賞心悅目的感覺,也特別容易記住,有所失必有所得吧。

4、角、棱都在頂層,相互粘連的情況(4種)

B12(J1-2)

B13(L1-1)

<U> F' U2 F (A2 6-2)

R U' B U2 B' U2 R' (7-1)

R' U2 R2 U R2 U R (7-1) <U'> R U' R' (A2 6-2)

<U'> R2 D R' U R D' R2 (7-1)

<U2> R2 U R' U R U2 R2 (7-1)

F' U' F2 R' F' R2 U R' (8-1)

R B L' B L B2 U2 R' (8-1)

F R B' R' F' R2 B R2 (8-1)

F' R B' R' F R2 B R2 (8-1)

R B' U' R' U R2 B R2 (8-1)

F' U L' U L2 F' L' F2 (8-1)

這兩個圖形以普通思路來破解都比較清晰,就是擡起角塊,然後調動棱塊,很容易就能掌握。魔方吧對B12推薦的是這裏的第2個屬於直接還原思路的解法,但與普通思路的沒有步數上優勢,本人比較喜歡靈活的公式,故幾乎都是用公式1。

B14(K1-1)

B15(N1-1)

R U' R' (A2 6-2)

F' L' B' U B L F (7-1)

R U' B U' B' U2 R' (7-1)

F' U2 L' U' L U' F (7-1)

R2 B' D B' D' B2 R2 (7-1) F' U2 F (A2 6-2)

同B10壹樣,邊模擬邊記憶吧。用句簡單的話來形容,B10、B14、B15三個圖形的普通解法都是將棱塊擡起,並以“推(拉)+頂層的轉動”使角塊發生了“公轉自轉”的雙重效果,由此終變成A1、A2的形態的。

三、三次變化形態(5種)

1、頂層有角、棱塊的情況(2種)

C1(M1-3)

C2(B1-2)

R U2 R' (B8 9-3)

<U2> R2 U2 R' U' R U' R2 (7-1)

R U R B' R' B U2 R' (8-1)

<U2> F' L' U' L2 F' L' F2 (7-1) R U2 R' (B12 9-3)

R2 U R2 U R2 U2 R2 (7-1)

<U2> F' U L' U' L U' F (7-1)

2、角、棱塊均在前兩層的情況(3種)

C3(A0-2)

C4(C2-3)

C5(D2-3)

R U' R' (B9 9-3)

R2 U2 F R2 F' U2 R' U R' (9-0)

R U' R U2 F R2 F' U2 R2 (9-0) R U' R' (B7 9-3)

R2 U B U' B' R2 (A2 9-1)

R2 U2 R' U' R U' R' U2 R' (9-0)

F' U2 F' U' F U' F' U2 F2 (9-0)

F2 U2 F R2 B' R' B R' F (9-0)

F2 L' B L' B' L2 F U2 F (9-0)

F2 U2 R' F R U2 F U2 F (9-0)

R U2 R B2 L' B' L B' R2 (9-0)

R U2 R U2 F R F' U2 R2 (9-0)

R F' L F' L' F2 R U2 R2 (9-0) F' U F (B11 9-3)

F' L' U2 L F (A2 8-1)

R U' R U B U' B' R2 (8-0)

F2 L' U' L U F U' F (8-0)

F2 L F L2 U L U2 F (8-0)

R U2 B U B2 R B R2 (8-0)

三次變化形態壹***五個,是F2L中最復雜,平均步數也最多的,直接還原思路的公式本來更適合於OLL類的大場合的,但在這裏也能顯現出其大威力了,步數比普通思路的公式大占優勢,魔方吧對這五個圖形都推薦了直接還原思路的公式。C1是五個三次變化形態中唯壹壹個完全不存在公式使用限制的圖形,直接還原思路的公式當然就是最好的了。而C4、C5各有壹個結合了直接還原思路與普通思路的優點的公式,步數即短又沒有應用限制,也可以學壹學。C2、C3沒有這類即靈活又步數短的公式,大家除可以各學壹式直接還原的公式外,也應當熟悉壹下普通思路的公式,以處理有應用限制的情況。

三次形態以普通思路破解解法都非常的多,閉著眼睛瞎轉都分別有100%(對C2、C3、C4)和60%(對C1、C5)的可能將它們轉變為二次形態的圖形,所以用普通思路解的根本不用專門學公式,在這裏普通思路的公式我都各只列出壹種供參考。

後註:

1、本文完全是個人的觀點,如大家發現有錯誤或有值得改進的請不客氣向本人提出,歡迎指正。寫得好的大家表揚表揚,不好的大家也別踢呀,呵呵。

2、前文有說到“對稱的公式”,如C3公式壹:R U' R',在這裏,F’U F就是前列公式的對稱形態,它們對這個邊角的影響是壹樣的。如果妳在學習了壹個公式後卻無法處理對稱的圖形與對稱的公式的情況,說明妳並未真正理解和掌握公式。

3、多動腦筋多比較,F2L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公式可以同時學習的,如B2、B3就可以同時學習,B4、B5;B7、B8、B9;B12、B13這幾組也都可以同時學習,這樣很容易就可以上手,就只練習的問題了。

4、本文***收列了普通公式35個(不包括三次變化部分的)、直接還原公式62個,***97公式,最短步數的公式應該都算找齊了吧。另外,常規的F2L對 B1-B5、C2-C5這幾個圖形只列出了缺損塊在原位的情況,而沒有列出在非原位時的最佳處理方案,也沒有對缺損的邊角的兩個塊分處兩個邊角上時的最佳處理方法,其實這些很多靠靈活的運用公式是最佳的處理方法,普通思路的公式的靈活性是最適合處理這些場合的。

附:對稱圖形列表

A1

A2

B1

B2

B3

B4

B5

B6(無對稱形態)

B7

B8

B9

B10

B11

B12

B13

B14

B15

C1

C2(無對稱形態)

C3(無對稱形態)

C4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