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山西蒙城在哪裏?

山西蒙城在哪裏?

蒙城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處於蒙古的危險之中。它是壹個古老的關口,是我縣的西北咽喉,距縣城20公裏,太三公路沿村東而行。報道稱,考蒙城始於春秋時期,由許多有圍墻的城堡組成,因此被稱為“九堡柴犬村”。村子古代叫鎮,有南天門和北天門。題寫“蒙城雄鎮”。其地形東臨山隘,西臨汾河,溝壑險峻,地勢險要。這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村裏的歷史上,還有壹個獨具地方特色的小市場,叫“露水集”。每年只有在中秋節的黎明時分直到太陽升起,大約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來交易水果、蔬菜和肉類。這個曇花式的市場歷史悠久。它最初是為了節日補給部隊而形成的,後來逐漸成為壹種套路,壹直傳承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蒙城是李村人民公社的壹個生產大隊。為了便於生產管理,1962分為蒙城、中立(原辛家寨)、溫明(原古曦村)、新城四個自然村。目前全村總面積4520畝,耕地2420畝,1,61戶,754人,均為漢族。他們主要是農民,主要生產糧食和棉花。特產紅棗。

在曲沃縣城的最北部,108國道從村裏經過。歷史上,蒙城壹直是曲沃北部最大的村落和關隘。明清時期,蒙城就有驛站。明洪武八年(1375),江州金義、太平縣李湘遷至曲沃,設侯馬、蒙城。侯馬郵政有86名郵遞員和79匹驛馬。郵路南距聞喜胥川郵政40公裏,北距蒙城郵政25公裏。蒙城郵政有90名郵遞員和40名驛馬,從驛道以北到臨汾熊健郵政40公裏。永樂十九年(1421),明都遷都北京,侯馬、蒙城驛道成為蜀、秦通往京都的地道。壹縣兩郵,郵務五花八門,貧捐沈重,官累民。正統十年(1445),西莊村民王進京狀告朝廷降壹職,未獲準許,卻被處死,牽連多人。從此,無人敢求情。直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縣張放以壹縣兩郵難支,郵路不對等為由,經清廷批準,被迫將蒙城驛遷至太平縣石村(今襄汾縣)。民國20年至43年,雙方曲沃公安(保安)多次在蒙城設置派出所。妳為什麽不去蒙城?蒙城驛站遺址,現存古官道,民風淳樸,八月露水市集14,壹城四村,每個村都有自己的城墻/城門,哪壹個鮮為人知!!我不告訴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