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6月3日,李的新視頻主題是“土豆的壹生”。她種土豆,收土豆,最後把土豆做成紅燒排骨,土豆泥,薯片,酸辣土豆粉。屏幕對面的美食令人垂涎三尺。
視頻中,她還做了壹道普通的菜,壹盤酸辣土豆絲。李給了奶奶壹筷子土豆絲。奶奶說:“妳老人家也喜歡這個土豆絲。”李嘆了口氣。
看到這裏,我被戳中淚點。“老人”在四川話裏是“父親”的意思。李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當她四歲的時候,她的父親離開了。
2016年6月20日,父親節,她哭著做了壹盤土豆絲,是她爸爸的最愛。
那天,她在微博裏寫了幾句含淚的話:
“我聽奶奶說妳喜歡這個,所以我臨時做了22年...我很想妳……”
這道土豆絲叫做“思念土豆絲”。壹盤簡單的土豆絲,寄托著對父親深深的思念。此刻,她只是壹個思念父親的小女孩。
《林傳》中有壹句話:
壹個人的壹生要經歷太多妳會去哪裏,那些突然的離開往往會讓人措手不及。
當父母離開後,無論妳在哪裏,無論妳有多成功,思念的痛苦都會伴隨妳壹生,成為無法回避的遺憾。每壹次觸碰,都會有漣漪彌漫,會痛徹心扉。
02
畢淑敏在《孝無價》壹文中說:
“我相信,每壹個真誠正直的孩子,都從心底裏許下了壹個對父母孝順的大願。我相信會有很長的壹段時間,會自然而然的到來,會有他事業有成,衣錦還鄉,可以盡孝的壹天。
可惜人都忘記了,忘記了時間的殘酷,忘記了生命的短暫,忘記了生命本身的脆弱。"
2065438+2008年9月,63歲的歌手費玉清宣布退出娛樂圈。她情緒失控,在舞臺上流淚。他寫了壹封私人信件。在這封告別信中,他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也更加想家了。
他曾在節目中說,父母深愛著他:
“我覺得為人父母就是終身監禁……”
母親去世後,費玉清抑郁了很長壹段時間,呆在家裏。父親去世時,費玉清因為在內地做節目,沒能見父親最後壹面,成了他最大的遺憾。
他的經紀人向媒體提到過,
“每當到了父母去世的紀念日,他的情緒總是很低落,看得出來他特別安靜。"
他在信中寫道:
“這些年來,為了更上壹層樓,我壹直大步向前,卻也忽略了欣賞沿途的風景;
當我父母去世時,我失去了我在生活中的位置。沒有他們的關註和分享,華麗的舞臺讓我更加孤獨,掌聲也無法填補我的失落。去任何演出場所都讓我覺得受到了傷害。
我知道我該停下來了,這樣我才能平靜地享受生活。"
就算成功了,周圍會有更多的鮮花和掌聲,那又怎麽樣?!畢竟最親的父母走了,仿佛孩子的心被掏空了,任何壹個華而不實的名字都充滿了不滿。
父母在,生活還在;
父母走了,人生只有壹條回家的路。
妳聽說過孝子韓的故事嗎?這個故事,我當時看完之後,觸動很大,記憶清晰:
漢朝有個孝子,名叫韓。韓的家教很嚴。每次韓犯了錯誤,他的母親總是用藤條打他。即使韓長大了,他被罰跪下也從不抱怨。
誰知有壹天他媽媽教訓他的時候,他放聲大哭。
母親感到奇怪:
“我之前打妳的時候沒見妳哭。今天這是為了什麽?”
韓對說:
“從小到大,媽媽打我,我覺得很痛苦,但我知道媽媽很健康,很堅強,所以我坦然接受;但是今天我媽打我,我壹點都不疼。我覺得我媽身體越來越弱,我能養妳的時間越來越短。”
是的,當大多數人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父母已經老了,甚至不在了。
誰為妳制造黃昏,誰為妳熬粥取暖?我們真的應該考慮壹下。我們能和父母在壹起多久?
03
央視壹張A4紙的片段,壹度戳中萬千網友的心,炸開了網絡。
人生不過900個月。畫壹張30×30的桌子,壹張A4紙就夠了。如果每個月,如果妳在壹個格子裏擦掉它,妳的整個人生都會在這張紙上...
假設我們的父母平均五十歲,他們的生活是這樣的:
如果妳壹個月見兩次面,妳能和他們在壹起的時間是這樣的:
如果壹年見壹次面,會是這樣的:
只剩下壹平方的時間了!有時候畫畫比文字更能直接戳中人的神經。數字化的生活如此短暫,妳能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只有壹方。妳以為妳還有大把時間陪父母,其實他們正在慢慢退出妳的生活。
湖南衛視曾經播出過壹個家風節目——《孩子行萬裏路》。節目中,觀眾在胸前別上壹塊牌子,上面的數字就是他們離家的距離。
王廷棟離家944公裏,有壹天接到父親的電話。父親突然開口了:
“我想妳。”
出乎他意料的是,下壹句話:
“我也希望妳知道我愛妳。”
他們平時很少交流。後來他才知道,那天父親喝醉了,有勇氣說出平時不敢說的話。
如果不是主持人的鼓勵,也許他這輩子都不會對父親說這句話:我也愛妳!
來自山東的劉和興,看到節目組來看望父母,眼淚就下來了:
照片中的父親孤獨地說道:
"他外出度假時,心情很糟糕。"
我媽忍著眼淚,對著鏡頭笑了笑,反復問:
“好好吃壹頓。”
八年沒回家的嚴邦川帶著孩童般的憧憬說:
“小川奈那,我多年沒見妳了。妳回來我就想妳。”
“小川奈那,那是我們最初的土地,妳還記得嗎?”
妳看到他們在節目中流淚,妳卻不想哭。
孔子說:
“父母在,不要遠行。”
生活就像壹張A4紙。時間都到哪裏去了?當妳慢下來的時候,再慢下來。...
高亞麟在節目《我的女兒》中說:
父母是我們和死亡之間的壹堵墻。
客人焦俊艷沒明白,問,“什麽意思?
高亞麟解釋道:
因為,當妳的父母在身邊的時候,無論妳是30歲的青年,還是60歲的老人。妳覺得死亡還很遙遠,妳總覺得妳和死亡之間有壹堵墻。
但是沒有了父母,妳會壹下子直接面對死亡,壹下子明白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壹下子變成壹個沒有父母的人。
瞬間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
“子欲孝,親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
常回家,暖壹壺酒,給爸爸添壹杯,聽父母嘮叨。和父母在壹起是最長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