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做二休五

做二休五

日本青年大原扁理寫的《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是壹本從頭到尾透露著佛系的小書。花了壹個下午看完了,心境都平和了不少,同時也被他可愛撒嬌的日輕語氣逗樂,非常輕松。我認為是值得分享和探討的壹本書。

## 前因

扁理把自己的生活稱為隱居,有辭職幽居之意。他高中畢業,父母對他說,18歲就當自立,因而在便利店打工,註銷了手機,壹個人生活。三年繭居,感到自己語言能力有所退化,於是決定去旅行。

下決心後,他越來越發現,二十歲後的人生要做減法。“不升學也可以”“不就業也可以”“不結婚也可以”等等,二十歲之後人生開闊,有太多選擇,做加法難免茫然,做減法更容易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這大概是壹種人生的斷舍離,我認為這是扁理之後的低欲望隱居生活的萌芽。

旅行歸來後,扁理不想面對故鄉那種——男性高中畢業就要念大學、成為公司職員、結婚生子的——觀念,去了東京開啟新生活。初來乍到,他在東京租房,房租7萬日元——壹項沈重的負擔,且發現店員都把”努力“和”勉強自己“混為壹談,連通勤兩個小時都成了可以誇耀的事情,這讓他覺得很荒唐。說實話,這壹點我也覺得荒唐已久,不知道日本那邊現在還是不是這樣,在中國這種風氣也是見得到的,職員“自願且義務加班”,年輕人不想加,會被說成是“吃不了苦”。

那麽我們的扁理同學自然是無法承受這種壓力,辭職到東京郊外找了處2.8萬日元房租的房子,才緩過氣來。他在周圍找了家書店兼職,工作壹段時間後,考慮隱居。這是來東京的第三年,他做二休五(壹份護工工作),錢少事少,但身心舒暢。

## 其樂無窮的隱居生活

隱居的核心要義就是善於利用包括自己在內的壹切,降低消耗和所求,讓做二休五所得的薪水足夠維生。為此,扁理總結出了很多生活小妙招,且作息自律穩定,從不強求。完整看下來,誰能不說壹句他生活態度之積極,可以稱得上熱愛生活了。

### 作息飲食

即便是自由自在無人看管的隱居生活,扁理也會在六七點起床。隨後開窗通風,做廣播體操,感受身體狀況。

早餐是米飯配味噌湯合醬菜,或者吐司。米飯是糙米,吐司隨心情塗不同的醬。

早上盡是自由時間,可以收信、寫日記、打掃、洗衣服、看書等。大多是耗時的日常瑣事,扁理對洗衣服用了“喜歡”壹詞,我要豎大拇指。此時他往往會想起在擠電車的上班族,覺得滿足。

午餐通常是蕎麥面或烏冬面,為了方便,不放肉。

下午時間用來散步。路上看看周圍的建築和景物,收壹收路邊的野菜。他總結過壹些野菜菜譜,放在書中。有時也會驚訝,其中壹些路邊就能收到的野菜,在商店裏賣得那麽貴。

五點晚餐,是為了不讓殘余的餐食在胃裏留存,造成負擔。內容多是炒飯或者烤飯團。

晚上,洗澡看書看電影,自由時間。

這就是隱居者的壹天。

### 扁理君的隱居心得

首先要講的是小蘇打。扁理把它當做清潔神器,廚房浴缸、衣服、排水口的清潔,乃至洗澡,都用小蘇打搞定,不同類型的小蘇打用以完成不同的清潔任務,沒有化學清潔用品的種種復雜和副作用,他覺得十分滿意,幾乎說成了天上有地下無的第壹神器(笑)。

購物。購物以需求為要,不買想要的,只買必要的。他從不為追潮流或搶購降價品而奔波,放到中國來,那就是618絕緣體,消費主義的死敵。如此壹來,就減少了很多浪費。

交通。扁理選擇步行或者自行車,控制活動範圍,就不需要坐車。尤其,他不買車,有錢也不買,養車是浪費而麻煩的事情。

美容。橄欖油保濕,拒絕化妝品。

隱居時,圖書館是最好的夥伴。扁理會去圖書館借閱書籍,豐富生活。另外就是在網上找免費的老電影,同樣作為壹個愛好。

## 我的感想

扁理的生活是日本低欲望青年生活的寫照。與其說他降低需求以減少消耗,不如說他是在用極低的預算達成理想的生活,我認為是很經濟、很高性價比的做法,很有智慧。節流不壹定要精打細算、動心忍性,良好的規劃和習慣能讓低消費生活變得無比舒暢。扁理從不勉強自己,有需要的時候也會坐電車,不想打掃的時候也會偷偷懶,他不是禁欲派的作風。

在這之前,我看過很多人生哲學,其中壹句是:人每天做兩件不願做的事情,讓靈魂得到升華。這我壹直做不到。生活中常有背我意願的事情,常常被逼迫,隨著年齡增長,人生階段交替,生活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繁雜,違心事多,從心的機會就少。再想到未來或有房貸和工作的壓力,身體走下坡路的衰頹,忽然就想效仿扁理,投身隱居生活中去。不過國情不同,又有需要商榷之處,不能盲目照搬。

另外,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是我喜歡的。我曾壹度希望作者是個軟萌的日本小姑娘,搭配文中俯拾即是的語氣詞和絮叨嘟囔的綿軟語氣,實在惹人憐愛。它清新恬淡,又不失嚴謹;隨和平靜,又偶見幽默;思路清晰簡明,不時冒著傻氣。說到買房,他覺得“如果買了房子,但五年後就死掉的話,那也沒意義了”;打工的小夥伴突然因為交通事故而過世,他感嘆“所謂的人類啊,原來並不是按照順序走的啊”;在倫敦收到很多當地人的幫助,思及曾經的生活亦不過是他人的網絡交織成舒適的環境,他歡呼“他人力量萬歲”;聽說東京的同事因為過勞倒下竟成為佳話,他吐槽“真實莫名其妙,壹點也不佳”,等等。他筆下是真實、真摯的壹點壹滴生活,從生活裏擠出壹點壹滴的心情,字裏行間透露出簡單的思考;他時刻註意自身的狀態,不僅是身體發膚的舒適或挫損,還有精神狀態的健康與否。就是這般清澈的文字,真實地打動了我。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非常平靜,也非常快樂。

我二十多歲了,想做減法。這幾天剛從大學裏畢業回家,等著去工作。之前母親壹直希望我升學,但是考研沒考上,如今要面對新生活,內心充滿期待。我覺得升學是不必要的,婚姻是不必要的,房貸是不必要的,996更是不必要的。我只想在如今“穩中向好”的社會裏茍安壹隅,把心沈下來, 能從平淡如水的生活裏品出樂趣,不必有宏圖偉誌,只求不被叨擾過多。

這就是我第壹遍看《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的壹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