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用電飯鍋做燜飯。
當然不是番茄飯這種老菜譜!我們嘗試了很多種食材,安排組合了各種新穎的食譜,同時貫徹了新手廚房壹貫的特點:有手、能幹、會做。
咳咳,考慮到寒冷天氣增肥的需求,我們將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親密結合,每壹碗營養均衡的恰到好處!
先別吃。
收起這個萬能燜飯配方
燜飯的原則只有壹個:可以加水加熱20分鐘以上,不改變味道。根據這壹原理,我們探索出了燜飯的通用配方:
1+表示可以使用同壹類別的壹種或多種成分。
不懂?來,我們把配方具體化,準備電飯煲,埋個碳水化合物炸彈,裝上脂肪彈藥,加上靈魂的醬料。duang壹下就能獲得10份燉飯食譜!
首先,壹起吃肉。
1 |排骨米飯
調料:豆瓣醬3大勺蠔油1大勺醬油1大勺糖2g。
抵抗運動的肉類,比如排骨,最適合做燜飯。
能在持續的高溫下慢慢散發出肉本身的魅力。水蒸氣是最軟的木槌,壹點壹點把肉打軟。紅燒排骨輕輕壹咬就能把肉撕掉。
但燉之前,排骨要簡單翻炒,讓醬的鮮味先把肉包起來。加點胡椒粉去腥,然後讓豆瓣醬加深整體口感,加入糖和鹽調味,醬油和蠔油提鮮。
豇豆和排骨上色均勻後,倒入鍋中燉。煮開後大力攪拌,讓每壹粒米都變得香香的,“有顏色”!
我們喜歡和豇豆壹起吃。豇豆有點像蔬菜界的排骨,有嚼勁。燉好後與排骨相得益彰。
米飯可以搭配精米和糙米,吃起來會有壹點生澀的味道,讓整碗看起來很韌。
2 |雞翅燜飯
調料:黃芥末2湯匙,醬油2湯匙,糖2g。
網上能查到很多雞翅的食譜,說明它的適用性很強,煎、烤、炒、炸都能做出好吃的。
用在燜飯裏,雞翅有了新的詮釋,和其他做法完全不壹樣。
先將調料和配料翻炒均勻,並嘗試在調料中加入壹點黃芥末,加入壹點甜蜂蜜,以達到黃鹹混蛋的獨特味道。
翻炒後的雞翅表面酥脆焦糊,燉好後水汽緊緊的鎖在鍋裏,雞翅裏面的肉會非常細膩松軟。
配以甜豌豆解悶,整鍋看起來肥滿的,吃起來卻很新鮮。
3 |栗子雞燜飯
調料:醬油2大勺,1g蠔油+0大勺糖+0g。
栗子燒雞壹直是經典組合。如果換成燜飯,味道還是在線的,所以有壹個經典的原因。不同的是燉雞會軟壹些,栗子會差壹些。
炒雞腿肉時不要用太多調料,盡量發揮最純正的雞肉風味;栗子特有的醇厚感,混在粒粒之間,輕輕拌壹下,碎成小塊,配著雞肉吃,深秋會有治愈的感覺。
只要加入栗子和精米,加入清酒和黑胡椒,這碗就變成了傳統的日本栗子飯~
4 |南瓜燉飯
調料:鹽3克,醬油5克,油5克。
爆炒五花肉油用來翻炒花和南瓜,蔬菜會變得肉味十足;同時,五花肉原有的油膩味道會被這壹季南瓜的濃烈甜味所掩蓋,融合後的味道會舒緩而飽滿。
享受攪拌的過程:柔軟的南瓜在勺子的作用下塌陷並覆蓋每壹粒米,米粒逐漸被染成橘黃色。
不需要糯米。糯米足夠多的南瓜會讓米飯又粘又軟。
撒壹點白芝麻,這碗會變得高級很多,還會帶壹點遞進的香味。
香腸,燜飯之光!
5 |土豆香腸燜飯
調料:蠔油2大勺,鹽2g。
最近在辦公室試香腸樣品。本來只熏不吃的貴州香腸,加到燜飯裏竟然好吃!
同時弱化了香腸的香味,用各種小鮮菜突出了自身發酵的香氣。
這壹勺全是紅橙黃綠的顏色,甜鹹可口的香味很到位。
完全跳過預處理,直接把所有食材倒在壹個鍋裏就行了(真的,壹個沒有技術含量的菜譜:)嗎
臘腸愛好者單方面宣布這是我最喜歡的鍋,連續吃5勺,飽不飽,飯涼了再吃等等都可以證明。
6 |上海菜飯
調料:鹽3g。
基於燜飯的原理,綠葉菜可以說和燜飯沒有機會...
但是上海菜飯是用電飯鍋煮的。解決辦法很簡單。倒的動作分兩步:先把香腸和米飯煮熟,再把炒好的菜放進去煨壹會兒。
制作起來不難,但是配料很嚴格:必須用上海綠,必須用豬油。沒有這兩種菜飯,妳永遠不能自稱“上海菜飯”
用香腸代替臘肉,用豬油熬成豬油渣,用青菜碎炒。在蒸的時候,紅色和綠色混合在壹起,讓豬油的香氣滲透到每壹粒米飯裏。
好吃又油的上海菜飯,是每壹個老上海人關於美食最簡單最深刻的記憶。
拒絕脂肪?用海鮮代替肉類。
7 |大閘蟹燜飯
調料:鹽2g。
西北風剛刮過,現在的公蟹肥到很適合拌飯!
先將糯米用冷水浸泡2小時以上,加入蠶豆和蔥花,放入電飯煲中煮熟。行程結束後,大閘蟹姍姍來遲,於是在加熱模式下再次加熱。
大閘蟹遇上熱騰騰的米飯,蟹黃和蟹膏滲透到米飯裏,泛著金光,軟軟的,糯糯的,甜甜的。
糯米性溫,可以中和大閘蟹的寒性。蠶豆富含纖維,增加了壹層額外的味道。
8 |海鮮茄子煲仔飯
調料:番茄醬,3湯匙鹽,3g糖,1g油,15g。
也可以用方便處理的海鮮代替肉類,比如蝦和扇貝的組合,既可以減少脂肪,又可以帶來海鮮的風味。
茄子是絕佳的輔助道具。在攪拌的過程中,柔軟的質地將肉和米飯拉在壹起,弱化了海鮮的腥味,讓這碗更加渾然壹體。
妳可以在米飯中加入壹點藜麥,這樣會增加纖維和獨特的味道。
丁!加個雞蛋!
讓燜飯自帶日劇感
9 |牛肉雞蛋燜飯
調料:牛肉鹵汁-蠔油1湯匙生抽1湯匙香油10g糖2g。
翻炒-鹽2g糖1g
牛肉需要提前腌制半個小時,這樣調料才能細致的滲透到肉絲裏。
對於蔬菜,我們往往會選擇不怕高溫的瓜、果、根、豆類,比如前面出場率高的蘿蔔、四季豆。另外,秋葵是這次的黑馬。
切好的秋葵造型很好看,我就加到這鍋飯裏了。
同時,秋葵的拉絲特性使得攪拌動作極其舒適...吃的時候味道也很特別,有壹種肉和飯分不開的感覺。
在燜飯裏加壹個雞蛋,真的會讓妳大吃壹驚!添加的時間很重要。妳應該選擇在米飯熟了之後再加入,讓余溫慢慢凝固雞蛋,然後在食材之間輕輕攪拌,這樣整個鍋的燜飯就會變得溫熱...
10 |日式紅燒牛肉飯
調料:糖2g鹽2g白酒2勺醬油2勺。
樓下的日本料理店賣幾十元壹碗的日式肥牛飯,簡單到妳馬上就能做出來。甚至不用處理任何食材,直接買回來倒進鍋裏就行了。
肥牛自有壹石二鳥的氣勢:油花和瘦肉長得很緊密,咬壹口正好。
蘿蔔泡了燉,不那麽脆了,更軟了。
肥牛飯很到位,但是離日式最重要的壹步是蓋壹個雞蛋。
蛋液完美滲透在食材之間,包裹在肥牛和蘿蔔的表面。這樣才能有午夜食品店的感覺。
最後,有壹些提示:
以上所有食譜的比例都是以250g為基準,1(生米):1(肉+菜)。可以適當調整,但註意不要高於1.5: 1。放米太多,容易讓這個鍋變得沈悶;脂肪和蔬菜的具體比例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自由調節;碳水化合物類蔬菜,如土豆、南瓜,用壹半生米壹半蔬菜代替計算。
除了新鮮的雞、鴨、豬、牛、羊肉,脂肪可以用腌制品和不同香味的海鮮、水產品代替,就像我們壹樣。
醬是燜飯的靈魂!只需奠定燜飯的基礎醬料:糖和鹽提味,生抽鮮,香油提味,胡椒粉去腥,豆瓣醬重,黃芥末會帶來獨特的風味...
默認要放3g鹽,液體醬不超過2勺,固體醬不超過3勺。配液體醬的鹽要相應減少。如果加入豆瓣醬,豆瓣醬本身就有鹹味,那就不用放鹽了。
蘑菇和堅果是加分項。香菇食材需要持續高溫烹飪,放在燜飯裏剛剛好。大部分堅果,如松子和芝麻,在燜飯煮熟後被撒上以增加味道。當然也有栗子可以直接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