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周星馳已經成為壹種時尚,筆者也對目前的研究趨勢進行了研究。有壹些是對周星馳電影的哲學分析。有壹種說法是周星馳的電影反映了壹種後現代主義的哲學思想,其他的主要是圍繞周星馳電影反映的社會問題,當然更多的是對周星馳電影的批判文章。作者的研究形式比較新穎,主要用心理分析理論和心理學中的形象分析來分析周星馳的電影。
《功夫》不再是壹部以商業盈利為終極目標的娛樂片。雖然很多地方依然爆笑,甚至重新出現了久違的周星馳招牌式的笑聲,但從電影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周星馳對生命價值成長的思考和對人性善惡轉化的關註,這可能是壹些人把他的電影以自己獨特的荒誕、混亂、誇張、滑稽的形式包裝成後現代藝術的原因。
影片的劇情並不復雜,黑幫題材,流氓打架,仇殺,占地盤的老故事。結局並不意外——邪惡戰勝了善良。但這就像蛹和蝴蝶的區別壹樣。美好的轉變,是因為觀念的升華。故事的核心場景是在壹個叫“豬籠城中村”的貧民窟裏,壹群卑微的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這是壹個連黑社會都沒人管的地方。這是壹群連流氓都懶得欺負的人。周星馳以前也演小人物,但態度大不壹樣。以前他玩小人是為了好玩,現在我看到更多的是關心和認可。說到長江七號,這位香港大明星甚至把視角放在了內地民工身上。阿星是流氓,但不是真的流氓,因為真正的流氓是懶得欺負那些“豬籠城中村”裏沒有“剩余價值”的人的。不要說殺人放火是犯罪。即使嚴格意義上,他也沒有打過壹次架。他只被別人打過,被老板娘用拖鞋打過,被“四眼”店員打過。所有他真正成功做的壞事都在黃聖依扮演的《啞女》中實現了。壹次他吃冰棍不給錢,另壹次他從啞女小販的籃子裏拿零錢。看起來他壹點當混混的天賦都沒有,但是他壹心壹意想加入斧頭幫做壹個真正的混混,因為就像他在劇場門口說的,如果加入黑社會,做了壞事,他就有吃有喝,有錢有女人!還有壹個原因他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那些堅持善良正義的人所遭受的輕視、打擊和羞辱!這幾乎是壹個少年靈魂的影子。生命之初的善良被尿浸透了!甚至大孩子的世界也有邪惡的秩序!這不就是大道崩的世俗時代真實的壹面嗎?那些犯罪的人可以過著奢侈的生活。住在廟裏廟裏的有多少是女魔頭,有錢到知道鬼神的有多少是土匪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