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先妳需要將面粉和酵母倒入1茶匙白糖和溫水中,揉成面團,蓋上保鮮膜發酵壹小時。
3.將煮好的面條倒在面板上,揉壹會兒,排氣,切成小劑量。
4.用手擠小劑量,拉伸,放筷子,每隔壹段按壹個筷子痕,從壹端卷起來。
5.把蒸鍋裏的水瀝幹,把園子放在籠布上,第二次醒。
6.煮開蒸20分鐘,關火再燜五分鐘,意面卷就做好了。
意大利面卷
花卷是類似饅頭、小籠包的面食。是古代漢族面食,經典家常主食,可以做成椒鹽、芝麻醬、蔥油等多種口味。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方法簡單。
花卷饅頭的前世?
相傳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率兵攻打南蠻,分七路活捉孟獲,使孟獲最終投降。諸葛亮班師回朝鮮,途中要經過瀘水。
大軍車馬準備渡河時,忽然狂風大作,浪打千尺,鬼哭狼嚎,大軍無法渡河。這時,諸葛亮召見孟獲,詢問原因。原來兩軍交戰,陣亡將士無法回鄉與家人團聚,於是在這條河上興風作浪,阻擋了所有將士的歸程。軍隊要渡河,就要把49個蠻族的頭祭到河裏,這樣才能風平浪靜。
諸葛亮心想:兩軍交戰,傷亡在所難免。我們怎麽能再殺49個人?想到這裏,他想出了壹個方案,就是命廚子以米粉為皮,包裹黑牛、白羊的肉,塑出49個人頭。然後,擺好香案,灑上酒,向河水獻祭。
從此民間就有了“饅頭”的說法,諸葛亮也被尊為面塑始祖。明代郎英在他的筆記《七修抄本》中記載:“饅頭本名蠻頭,是蠻頭祭神。諸葛之征孟獲,令以餅肉為頭祭,名曰‘蠻頭’,今亦為饅頭。”
畢竟諸葛亮創造的饅頭裏面都是牛羊肉,復雜又貴。這樣壹來,後人就省略了做餡的過程,變成了饅頭。而有餡的就成了包子,有很多褶皺像花壹樣的就叫“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