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堅持戰鬥到最後的麥克阿瑟為什麽要離開菲律賓?

堅持戰鬥到最後的麥克阿瑟為什麽要離開菲律賓?

1942,太平洋戰爭爆發幾個月後,日本的?南方?政策?壹帆風順?關島、馬來半島、新加坡相繼淪陷。此時的菲律賓也岌岌可危。美軍遠東司令麥克阿瑟指揮8萬美菲聯軍,退守巴丹半島支援。在等待援軍的時候。

但自從入侵菲律賓後,運送物資和軍隊的補給船就很少了。原來,根據?歐洲先於亞洲?戰略上,美國決定在澳大利亞建立新的防禦系統,放棄了菲律賓。但是麥克阿瑟壹家拒絕離開,發誓要戰鬥到底。未來充滿了危險。他該怎麽辦?

羅斯福不想讓他成為日軍的俘虜。

隨著菲律賓政府和壹些美國高級官員從巴丹半島的撤離,麥克阿瑟成了島上唯壹的決策者。在他看來,美國的戰略方針已經非常明確,留在菲律賓將盡可能消耗日軍,為建立新的防線爭取時間。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是羅斯福不願意放棄他。

首先,政治需要。作為美國陸軍前參謀長,他在全世界都很有名。讓這樣壹個有影響力的人物落入日軍手中,這不僅說明美國政府的?無能?處於非常被動的政治局面;也影響了全軍的士氣。如果重要的人都能抓到,那還能保證什麽?

其次,社會影響的需要。麥克阿瑟,曾經的壹戰英雄,西點軍校校長,在美國家喻戶曉。尤其在菲律賓戰役中,他是唯壹壹個延緩日軍步伐的人,成為盟軍勝利的象征。讓他死,家裏的人和他?粉絲?我也不會答應

更重要的是,美國缺乏有經驗的指揮官。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確實很著急,大量出兵沒有問題,但高級將領難找,尤其是有指揮大兵團經驗的。當然,熟悉東南亞也是條件之壹,麥克阿瑟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西南太平洋戰區成立時,羅斯福和馬歇爾發布命令,麥克阿瑟擔任戰區司令,隨即在澳大利亞上任。接到命令的麥克阿瑟猶豫了,因為他曾向部下承諾過要戰鬥到底。此時離開有出爾反爾之嫌。說還是不說好?。

作為他的部下,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守軍岌岌可危,隨時會全軍覆沒。他們敦促麥克阿瑟把撤退到澳大利亞作為最好的選擇。麥克阿瑟把指揮權交給了韋恩萊特將軍,並鼓勵他堅持下去,直到他回來。壹群人開始撤離。

日軍得知麥克阿瑟要走了,怎麽突破封鎖?

1942年3月,華盛頓打電話給麥克阿瑟,告訴他日軍已經掌握了他即將離開菲律賓的消息,要求他立即離開。麥克阿瑟壹反常態,決定放棄潛艇撤離計劃,改乘魚雷快艇,在夜間以速度突破日軍封鎖。這是壹個絕望的計劃。

第壹,麥克阿瑟是日軍極力要活捉的大人物,自然對他的壹切都很關註。當他得知自己即將離開時,他安排了嚴密的封鎖。但是,他們針對的是美國潛艇,因為只有潛艇才能避開海上封鎖。使用快艇,完全出乎日本人的預料,有奇效。

第二,美國魚雷快艇,總長只有24米,在浩瀚的太平洋上,與巡洋艦、驅逐艦相比,無疑是最小的目標,更不用說夜間突破時被發現的可能性了。同時采用三個發動機驅動,速度優勢明顯,也是快速突破封鎖脫離危險的關鍵。

更何況,魚雷艇前後各有16魚雷。這在當時是對付巡洋艦等大型戰艦的有利武器,遇到危險時可以強行滲透。相比潛艇的被動挨打,魚雷快艇更有優勢。盡管風險仍然很大,麥克阿瑟還是選擇了快艇突圍。真的嗎?更好的技能?。

這天晚上,麥克阿瑟的家人和他的工作人員乘坐4艘魚雷艇,以菱形隊形趕往海上,向370公裏外的棉蘭老島進發,從那裏轉往墨爾本的西南太平洋司令部。壹路上有驚無險,快艇越過了封鎖線,但接下來的事情,他差點葬身海底。

快艇壹直航行到淩晨3點左右。漆黑的大海中,原有的隊形被打亂,他們在各自船長的指揮下摸索前進。再加上停電,他們只能通過目測來確定方向。壹艘快艇的旗語兵突然發現前方有個模糊的影子,緊張的艇長以為是日本驅逐艦。

他迅速下達作戰指令,魚雷發射管打開,發射要素設置完畢,慢慢靠近?毀滅者?。就在這時,旗語兵喊道:?魚雷艇!自己人?,妳定睛看,這艘船?毀滅者?是麥克阿瑟壹家坐的快艇,大家都出了壹身冷汗。

參考資料:二戰,麥克阿瑟回憶錄,老兵不死。

歡迎搜索關註?在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