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8款高毛利早餐產品配方詳解,點進來看看就能開店掙錢

8款高毛利早餐產品配方詳解,點進來看看就能開店掙錢

據了解,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1.948萬億元人民幣,2016-2021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4%。 面食,正在用早餐撬動整個市場。

早餐不僅品種豐富,而且大部分的制作成本都比較低,利潤空間足以吸引眾多創業者。就以我們平常吃得比較多的豆漿油條為例,毛利率可以達到60%-70%左右,而且早餐店顯然不止經營這幾種食品,還有大餅、粥之類的副食產品,今天給大家介紹幾款特色的高毛利早點,學會就能開店,輕松買車買房。

原料: 油條專用粉或中筋面粉1000克,泡打粉14克、膨松劑10克、小蘇打4克、鹽12克、食用油20克、雞蛋1個(每公斤面粉放雞蛋壹個),如果需要油條口感更好加入鮮奶精。

用水: 因面粉的吸水性不同及天氣的變化,水的用量會有改變,春夏秋水的用量280 克至320克;冬季水的用量300克至340克(包括雞蛋的重量)

用油: 壹般采大豆油,調和油或者菜籽油等,可以根據當地喜好選購,沒有哪個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如果想讓油條更加酥脆的話可以壹半食用油(5 斤)+壹半起酥油(5 斤)=10 斤油條專用油,這樣炸出來的油條會有酥脆感。但成本會高壹些,起酥油價格比較高,加少量起酥油在面裏也是可以的,但是沒這個大量混合酥脆性好。

制作

1、泡打粉、膨松劑放入面粉中拌勻;小蘇打、鹽、雞蛋、食用油、放水中拌勻。

2、水倒入面粉中和面,向壹個方向拌面,之後揣面,不要揉面,揣面分為三次,每次揣面的時間壹般為三分鐘左右。揣面要使勁用拳頭揣,否則面團太筋道,吃起來口感不好。

第壹次揣面,完成後用塑料袋或保鮮膜蓋起來,防止面團表面水分流失,半小時後進行第二次揣面,完成後蓋住面團放置。再過半小時進行第三次揣面,第三次揣面完成後就可以分面了。

3、揣面完成後,密封放置冰箱低溫醒面8小時左右即可,放冰箱主要是為了炸油條塑形好切,如果沒有冰箱,就密封起來放到陰涼幹燥處,特別是夏季溫度越高醒面的時間越短,常溫醒面2壹3個小時左右即可,這個醒面的時間根據氣溫決定,時間不要太長,否則容易發黴,起黑點,這樣的直接扔掉。

4、切記:炸油條的時候,油溫控制在 170 度到 180 度之間。

鍋貼是北方人喜愛的小吃之壹,此配方是在原來基礎上加以改進,使鍋貼看起來更大氣,吃起來皮薄餡多,鮮香可口,符合大眾口味。

原料: 高筋面粉500克,五花肉餡250克,粉條200克,蔥花80克,姜末20克。

調料: A料(鹽10克,雞精、味精各5克,老抽8克,味達美醬油、料酒各6克),色拉油15克,面糊水20克。

制作:

1、高筋面粉按四六分燙成面團,揉光滑,包保鮮膜餳發30分鐘。

2、五花肉餡和粉條、蔥花、姜末,加A料順時針拌勻,制成鍋貼餡。

3、燙面團下劑子,搟成橢圓形的皮,用小勺把肉餡放入面皮的中央,把面皮折起來,中間部分捏在壹起,制成長鍋貼生坯。

4、將包好的鍋貼坯碼在刷了色拉油的電餅鐺裏,再沖入面糊,煎12分鐘左右至熟,待底部金黃色取出即成。

包子的口味和做法多種多樣,這個很多人教,因為比較簡單,沒什麽技術秘密。當妳把普通的包子做滿意之後,妳就開始利用比如天津狗不理包子的配方來學做,然後自己體會,或者試著改些配方,或者換下方法,不斷摸索,到最後肯定會做出屬於妳的獨特風味的包子來。

主料: 面粉600克

配料: 酵面375克,豬肉(肥3瘦7)425克

調料: 蔥末55克,姜末5克,醬油85克,味精5克,芝麻油60克,堿面5克,骨頭湯適量

用料:

豬肉300克、切碎的皮凍150克、水面150克、發面150克、鹽5克、嫩姜絲100克、蔥姜水45毫升、淡色醬油30毫升、麻油15毫升、豬油15毫升、酒30毫升、醋30毫升、醬油15毫升

做法:

1、在豬肉中加蔥、姜水、淡色醬油、鹽、麻油、豬油、酒用力攪拌均勻,再將皮凍切成小粒放入,仔細調勻,放並行冷凍1小時。

2、將水面和發面混合揉好,分成50粒(份),每個搟成薄皮,包進肉餡少許,擺在小籠屜內,上過大火開蒸 。

主料配方:

面粉750克 凈豬肉500克 生姜5克 醬油125克 水422毫升 凈蔥62.5克 香油60克

制作方法:

1、豬肉肥瘦按3∶7匹配。將肉軟骨及骨渣剔凈,用大眼篦子攪碎或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攪肉過程中要加適量生姜水,然後上醬油。上醬油的目的是找口(調節鹹淡),醬油用量要靈活掌握。上醬油時要分次少許添進,以使醬油完全摻到肉裏,上完醬油稍停壹會,如在冰箱內放壹會更好。如有拌餡機攪餡,上完醬油的肉不用停,緊接著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許添進,否則餡易出湯。最後放入味精,香油和蔥末攪拌均勻。

2、和面時面與水的比例是2∶1,用老肥和堿的比例成正比。壹般說面粉25公斤,冬季用老肥20公斤左右,堿面190克,春秋兩季用老肥10公斤左右,堿面135克。夏季用老肥7.5公斤左右,堿面130克。和面後要揉均勻,避免出現花堿現象。放劑子時要揉出光面,750克水面出劑子40個,每個劑子重18.75克。

3、把劑子用面滾勻、滾圓,雙手按搟面棍平推平拉,推到頭、拉到尾,用力均勻,搟成薄厚均勻,大小適當,直徑為8.5厘米的圓皮。

4、左手托皮,右手撥入餡15克,掐褶15~16個。掐包時拇指往前走,拇指與食指同時將褶撚開,收口時要按好,不開口,不擁頂,包子口上沒有面疙瘩。

5、包子上屜蒸。用鍋爐硬氣壹般需4~5分鐘;用煙煤蒸竈需5分鐘;用家庭煤球火,上屜時火旺、水開,汽足需6分鐘,如蒸過火,飽了癟,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則發粘,不能吃。

和面配料: 面粉500克、水260克(30-40 度溫水)、酵母5克、泡打粉5克

和好面(揉至“三光”——盆光、面光、 手光)餳發1小時左右,漲發至原先2-3倍,再揉至“三光”。下劑子,50克壹個,也可根據店鋪的需要適當調整。

調餡:

水煎包可用各種餡,這裏主要給大家講壹下肉餡的配比。大家如果想要降低成本做葷素餡可以往肉餡裏面加菜的,這些都是可以靈活掌握的。

瘦肉250克(7分瘦3分肥)、花椒粉1克、白胡椒1克、十三香2克、生姜2克、香油4克、熬制的蔥油10克、味極鮮10克、食鹽5克、料酒30克、溫水80克、大蔥適量

面水比例:

500克水,放20克玉米粉、10克白面粉,攪勻。加入玉米粉,成品之後顏色金黃,出鍋後會有玉米香味,賣相會特別好。

制作過程:

1、將鍋燒熱,澆入少許豆油,將油刷均勻。

2、將包子放入鍋內,煎大概壹分鐘左右,讓包底微黃起硬。

3、將面水攪拌均勻再倒入鍋中,然後把火壹定要開大,讓澆下去的面水馬上沸起來。倒入鍋裏面水的量是能掩住包子的三分之壹就可以,然後把鍋蓋住。

4、煎大概5-6分鐘後,等鍋裏的水分已經蒸發完,鍋底已經形成鍋巴。然後在水煎包上再刷點油,使成品表面油亮,再撒點黑芝麻即可起鍋了。

5、起鍋時用鏟刀將鍋巴四周鏟起,然後鏟起水煎包,反扣到盤子上成品的水煎包就好了。

原料: 面粉300g、食用油40g、開水155g、蔥葉20g、鹽2g、黑胡椒粉1g

餡料: 蔥切小段加40g食用油、加鹽2g、黑胡椒粉1g,攪拌均勻備用

制作:

1、開水分多次倒入面粉中,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繼續和面

2、揉成光滑的軟硬適中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3-5分鐘

3、把面團分成6等份,分別用搟面棍搟至長條狀

4、將餡料均勻撒上,從壹邊卷起卷好之後可以拉伸壹點長度;從壹端卷起,最後把末端放蔥餅坯底部

5、用手按壓之後用搟面棍搟至薄片,盡量薄壹點口感更佳!

6、鍋中放適量的油燒熱,把蔥餅放進去煎,中小火記得壹定要多翻面,用木鏟多拍幾下蔥餅,這樣做出來口感會更好吃!

豆漿和豆腐腦制作比較相近,幾乎是只差了壹個步驟。這裏將我從某培訓機構學來的配方分享給大家。

配方:

胡辣湯專用鮮鮮湯3000克,糊辣湯香料粉100克,面筋水300克 ,醬牛肉400克,水泡粉條200克,泡好的黃花菜100克,木耳絲60克,熟面筋300克,水煮花生米100克,鹽20克,味精40克,雞精40克,大蔥花40克。

專用鮮湯的吊制 : 將雞架2個、羊棒骨8根、牛棒骨12根入開水鍋中汆透洗凈,放入不銹鋼湯桶中加入清水8千克,小火熬制4小時,打去浮沫,過濾雜質後,留鮮清湯備用。

糊辣湯料(香料粉)配比: 花椒2.2斤、八角1.5斤、小茴香1.5斤、幹姜1斤、黑胡椒1斤、白胡椒0.5斤、桂皮0.5斤、草果0.4斤、(冬天用0.5斤)、丁香0.4斤、玉果0.3斤(冬天0.4斤)、良姜0.3斤、白扣0.2斤(夏天0.3斤 )、蓽撥0.2斤、三奈0.1斤、砂仁0.1斤。

面筋水調制: 將面粉拌成稠糊狀,以筷子能攪動為宜,隔20分鐘順壹個方向攪3分鐘,攪3次後面團比較有勁後,放入2千克水的盆中,用手輕輕地攥擠面團,直至成面筋,後放在碗中加水靜置,洗過面筋的水就是面筋水。要註意:洗面筋的面和得要軟、要有勁,這樣才能把面筋洗好。

操作流程:

取鍋上火,加鮮湯3000克燒開,將醬牛肉、水泡粉條、熟面筋、和水煮花生米放入鍋中燒開,再加入鹽、味精、胡椒粉、糊辣湯香料粉、雞精調味,熬制15分鐘勾芡出鍋時撒大蔥花、即可。

糝sá湯是中國地方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別稱潵湯、糝湯、撒湯、啥湯、饣它湯,曾獲山東省十大金牌 旅遊 小吃、中國首屆金牌 旅遊 小吃。除了在山東,這兩年在河南、河北、安徽等地也有不少早餐店引進,而且十分受消費者歡迎。

糝sá湯的演化種類很多,這裏以傳統的雞肉糝為例。

原料: 老母雞2只(約2500克),大麥仁500克。

調料: 蔥段500克,姜塊200克,醬油25克,精鹽50克,姜末、面粉各100克,香油5克,香料(八角、肉桂、胡椒粉各40克,草果30克,香葉、砂仁、肉蔻、白芷、花椒、小茴香、蒔蘿子、良姜各20克,丁香10克,將以上藥料粉碎成面)。

制作方法:

1、將老母雞治凈,放入有3千克涼水的鍋中大火煮沸,加蔥段、姜塊小火燜3個小時撈出,剔下肉撕成細絲備用。

2、將骨架放回原湯,加入大麥仁小火燉1小時再去骨,加醬油、精鹽、姜末加入香料慢勾面粉芡,使湯汁濃郁,裝盤撒上肉絲,淋入香油即可。

做糝湯8註意:

1、選好雞:必須要選用當天宰殺的兩年以上的散養母雞,方可確保糝湯的鮮度。

2、充分治凈:雞宰殺後,雞油、雞指尖壹定要清理幹凈,雞肉壹定要冷水下鍋。

3、包裹雞架:雞架子包裹後再入鍋,可以防止麥仁與雞架粘合,後期方便成形。

4、姜用量足:姜的用量壹定要大,食客食後才會發汗。為了防止吃到姜末,可提前制成姜汁入鍋或者是下姜末,後期再將其撈出。

5、溶解藥粉:要提前現將藥粉用水解開,可以充分讓藥粉溶入湯中。

6、選上等料:藥料粉壹定要選用上等貨,方可風味純正。

7、打芡用小火:打芡時壹定要用小火快攪,防止形成面疙瘩。

8、慢攪動:勾面粉時壹定要慢,攪勻,否則很容易糊底影響成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