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早已走進人們的生活,並改變著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而對於什麽是物聯網,及互聯網與物聯網的關系,可能就不是很清楚。
因此,就有必要了解壹下:與其說物聯網是壹種技術,不如說它是壹個時代,它通過對相關技術進行整合,形成了壹個時代的概念,是壹個建立在技術基礎之上的時代。
而互聯網是壹個以“合作與開放”為本的網絡,它的合作性與開放性,使得它的參與者及它的各種應用呈爆炸式增長,從而建立起了壹個良性循環的發展方式,在合作精神的主導下,大家互惠互利,***同發展。
有這樣壹句話:人們在壹生中只需要做兩件事情,壹件是得到他想要的,另壹件是享受他所得到的。
無論是感知也好,智慧也罷,只不過是做了人生中的第壹件事情——得到他想要的。
而從目的的角度來說,物聯網是要做人生的第二件事情——享受他所得到的。
具體來說,我們希望得到的是執行器給我們帶來的結果,而過程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過程是技術人員的事情,我們作為用戶甚至可以不必知道有這樣壹個過程。
人們的世界分為兩個部分,壹個部分是虛擬的,主要是通過大腦在起作用;另壹個部分是現實的,主要是改變原子的位置、結構與形態。通過對虛擬世界進行數字化的改造,人們迎來了壹個歷史性的大發展,電腦和互聯網徹底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互聯網讓我們長上了“千裏眼”、“順風耳”。今天,我們又練成了“劈空掌”,使我們可以跨越空間“隔空打牛”,將我們的行為越過空間,直接作用到目標物體之上。
不僅如此,我們還變成了壹只“蜈蚣精”,可以用上百只手同時執行不同的動作。
網絡經濟的壹個主要特點就是規模經濟。大量的用戶及大量的應用是網絡經濟的效用得到發揮的前提。
對於作為互聯網延伸的物聯網來說,自然遵循網絡經濟的普遍原則。
物聯網作為壹個新生事物,就它目前的發展環境來說的確不具備這些基礎條件。所以,認為物聯網只是壹種超前的概念,是可以理解的。
恐怕沒什麽人會選擇那些要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來,走到電視機旁,用手去按頻道選擇鍵來實現電視頻道切換的老式電視機。
大家都會選擇在被窩中按壹下電視機的遙控器就能夠實現頻道切換的電視機吧?
物聯網所帶來的就是通過對信息實施微觀掌控,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由此來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對有的人來說,掃地、洗衣、做飯是壹種生活上的負擔,浪費時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家政服務應運而生,雖然這是壹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卻不是壹個理想的解決方案。
由此除了會造成生活成本的增加,同時也帶來了新的不便。妳睡懶覺的時候不會願意被家政服務人員吵醒吧?當妳想過二人世界來個燭光晚餐的時候,總不希望有第三只眼睛在壹邊盯著吧?
李開復先生說:“因為移動搜索知道妳的地理位置,也知道將妳過去的行為習慣存在手機上,當未來有壹天可以利用這些信息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地將準確的結果推薦給妳,例如,在廣州的某壹條街上搜索‘午餐’,搜索結果就會將附近的餐廳進行排列。如果妳喜歡吃的是粵菜,那它就會長期地排在‘菜譜’的前面。”
顯而易見,未來的世界我們不僅被互聯網引領著,更被物聯網精準的定位裹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