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炎癥。在日常生活中,孕婦飲食要註意新鮮清淡,以軟食為主,如發現胃痛、嘔吐、食欲不振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慢性胃炎的原因

目前認為慢性胃炎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簡稱HP感染)、遺傳、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缺鐵性貧血也會引起慢性胃炎。如果壹個女人要懷孕了,她應該想想慢性胃炎的病因。

1.臨床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在慢性活動性胃炎中的檢出率為98% ~ 100%,表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動性胃炎與Hp感染密切相關。

幽門螺桿菌傳染性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傳播。所以日常飲食中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

2.遺傳因素:科學研究表明,惡性貧血壹級親屬胃炎發病率明顯高於壹般人群,發生嚴重萎縮性胃炎的風險是隨機人群的20倍。因此,人類的遺傳易感性在慢性胃炎的發病中起著壹定的作用。

3.年齡:臨床統計結果表明,慢性胃炎的發生與年齡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年齡越大,胃黏膜的功能和抵抗力越差,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損害。

4.吸煙:重度吸煙者胃炎發病率可增加。研究發現,每天吸煙超過20支的人,有40%會發生胃黏膜炎癥。

5、飲酒:因為酒精會直接損傷胃黏膜,並刺激壁細胞,促進胃酸分泌,所以空腹飲酒會引起胃酸。而酒精會直接作用於幽門括約肌,引起幽門功能障礙和膽汁反流。

6、藥物:阿司匹林和保泰松等藥物可引起胃黏膜糜爛,糜爛愈合後可遺留慢性胃炎。還有壹些抗生素對胃黏膜有壹定的損傷,但沒有證據表明長期使用會引起萎縮性胃炎。

7.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50例,正常胃黏膜、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分別占65,438+04%、46%、40%。但貧血引起胃炎的機制尚不清楚。

慢性胃炎怎麽治療?

慢性胃炎沒有特效療法。壹般來說,無癥狀人群不需要特殊治療,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註意飲食和生活習慣,尤其是作為孕婦。如果有癥狀,可以參考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避免致病因素:

排除壹切可能的致病因素,如戒煙戒酒,避免食用對胃黏膜有強烈刺激的食物和藥物。註意飲食衛生,防止暴飲暴食。

飲食療法:

少食多餐,以軟食為主,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忌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極度口渴時不要喝水,壹次不要喝太多水,晚餐時少喝水。少吃粗糧和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尤其是消化不良的患者,要求食物精心準備,營養豐富。更重要的是,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和多年的經驗,總結出壹套適合他的食譜。

藥物療法:

治療慢性胃炎的常用藥物有:復方氫氧化鋁片、膠體果膠鉍膠囊、硫酸慶大黴素緩釋片、替普瑞酮膠囊等。

疼痛時可使用阿托品、異丙酚和顛茄合劑;

癥狀較輕者可使用H2受體阻滯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氫氧化鋁。

對於胃酸缺乏的患者,可適量給予稀鹽酸和胃蛋白酶,如1%鹽酸l0ml,口服,每日3次,胃蛋白酶合劑10ml,口服,每日3次;

PPI質子泵抑制劑如雷貝拉唑、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可用於增加胃酸。

胃黏膜活檢發現幽門螺桿菌的患者用抗生素治療;

對於有明顯膽汁反流的患者,可使用胃復安和莫地格林增強胃竇蠕動,減少膽汁反流。鋁碳酸鎂片、消膽胺、硫糖鋁可與膽汁酸合用緩解癥狀。

慢性胃炎的癥狀

慢性胃炎無特異性癥狀,發作期和緩解期交替。常見癥狀為上腹部隱痛、食欲不振、飯後飽脹、反酸、噯氣、惡心、嘔吐。個別黏膜糜爛患者有明顯的上腹痛,可有出血,如嘔血、黑便等。癥狀經常復發。準備懷孕的女性要特別註意。

出血是慢性胃炎的癥狀之壹,尤其伴有糜爛,可反復少量出血或大量出血。出血多為黑便,壹般3 ~ 4天後自動止血,數月或數年後可復發。

多數患者有黃白色厚膩舌苔,單純性潰瘍患者無舌苔或薄白苔,上腹部可有壓痛。少數患者消瘦、貧血,無特殊體征。

不同類型的慢性胃炎癥狀:

1,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最常見的慢性胃炎類型。癥狀為上腹痛,多為不規則,腹脹,噯氣,反復出血。

2.萎縮性胃炎:多數患者可出現上腹部灼痛、脹痛、隱痛或脹滿,飯後癥狀最嚴重,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噯氣、便秘或腹瀉等癥狀。

3、慢性糜爛性胃炎:起病常急重,上消化道有大出血,嘔血、黑便、休克,止血後常易復發。

4.兒童慢性胃炎:癥狀無特異性,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與胃黏膜病變程度不壹致,病程延長。

5、老年人慢性胃炎:通常癥狀可較輕,有的在出現出血或癌癥等並發癥時才被發現。

慢性胃炎吃什麽食物好?

慢性胃炎的發病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妊娠慢性胃炎的女性尤其註意食藥。註意食物的新鮮度、細度和消化性。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飲酒。

1.食物軟爛易消化:慢性胃炎患者吃的主食、蔬菜、魚等肉類菜肴,特別是豆類、花生等硬果類,要煮熟煮透,使其軟爛,便於消化吸收。少吃粗糧粗糧富含纖維的食物,要求食物精心準備,營養豐富。

2.保持食物新鮮清淡:各種食物都要新鮮,不宜存放過久。多吃含纖維少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甜瓜、黃瓜、番茄、土豆、菠菜葉、大白菜、蘋果、梨、香蕉、橙子等。吃清淡無油的飲食。清淡的飲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有利於胃病的康復。

3.慢性胃炎患者不宜食用烈性酒(其他酒類也應少喝或不喝)、香煙、濃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刺激性調味品。不宜吃甜、鹹、過濃、過冷、過熱、過酸的湯和菜,以防損傷胃黏膜。大量飲用碳酸飲料也會對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慢性胃炎患者的推薦食譜:

1、白胡椒豬肚湯:選用15克白胡椒,略碎;1鮮豬肚,洗凈。將白胡椒放入洗凈的五花肉中,加入20毫升清水,然後用線將五花肉的上下口紮緊。文火煮1小時,調味後分幾次服用。

2.豆腐豆魚:紅小豆500g,玫瑰花15g,鮮鯉魚1(約500-600g)。先把鯉魚切好,去內臟備用。然後,將紅小豆和玫瑰花洗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煮沸,撈出玫瑰花,調味,分批食用。

慢性胃炎檢查

慢性胃炎的檢查項目:

胃酸:淺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略低,而萎縮性胃炎明顯低,空腹常無酸。

胃蛋白酶原:由主細胞分泌,可在胃液、血液和尿液中測定。蛋白酶的水平基本與胃酸平行。而主細胞的數量多於壁細胞,所以在病態下胃酸的分泌往往低於蛋白聚糖的分泌。

內源性因子(IF): If由壁細胞分泌,壁細胞減少時IF分泌減少,兩者嚴格平行。正常分泌平均為7700U/h。IF檢查有助於萎縮性胃炎、胃萎縮和惡性貧血的診斷。

胃泌素:胃泌素由胃竇的G細胞分泌。正常血清中胃泌素含量為30 ~ 140 pg/ml,壹般情況如下:淺表性胃炎平均為(219.09±36.04)pg/ml;A型慢性萎縮性胃炎平均為(566.22±140.3)pg/ml;B型的平均值為(246.76±9.52)pg/ml/ml。

5.壁細胞抗體(PCA):A型胃炎PCA陽性率高。該抗體的檢測有助於慢性胃炎的分型以及對慢性胃炎病理過程的了解和治療。

其他輔助檢查:

1,x光檢查:

慢性胃炎的X線診斷主要依靠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既用高密度硫酸鋇,又用低密度氣體填充胃腔,造影圖像清晰。

2.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是用壹根直徑約1厘米的黑色塑料纖維包裹的細長管子。前端裝有內窺鏡,從口腔伸入受檢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腸。借助光源發出的強光,醫生可以清楚地觀察上消化道各部位的健康狀況。

預防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壹般難以治愈,應以預防為主。日常生活中,註意飲食習慣、衛生、作息習慣等。

1,心態預防

我們在生活中要保持開朗,因為抑郁或過度緊張、疲勞容易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膽汁反流,從而產生慢性胃炎。

2.戒煙戒酒

煙草中的有害成分會促進胃酸的分泌,從而對胃黏膜產生有害的刺激作用。過量吸煙會引起膽汁反流。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可使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慢性胃炎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因此,應積極戒煙戒酒,才能有效預防慢性胃炎。

3.慎用,避免使用對胃黏膜有害的藥物。

阿司匹林、保泰松等藥物可引起胃黏膜糜爛,部分抗生素對胃黏膜也有壹定的損傷。長期濫用此類藥物會損傷胃黏膜,從而引起慢性胃炎和潰瘍。

4.積極治療口咽感染。

不要把痰、鼻涕等帶菌分泌物吞到胃裏,會導致慢性胃炎。

註意飲食

酸過多、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難消化的食物應盡量避免。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有利於消化,減少胃的刺激。飲食要按時定量營養,多吃含維生素A、B、c的食物。

另外,避免服用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即使是沒有慢性胃炎的孕婦也要避免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