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開始,我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正好我也愛吃面食,經常和老公壹起包餃子。他擅長搟面和煮餃子,其他工序我都承包了。說起來,吃餃子的時候,我和他唯壹的區別就是,他喜歡直接從鍋裏撈出來吃,吃起來像蒜泥壹樣香,而我卻要把鹹蔥放在壹個中號的碗裏,然後包餃子,煲湯,吃從小就習慣的餃子。
結婚前,我最喜歡吃的是紅油蒸的川味火鍋。老公也陪我吃過幾次,每次都吃的很開心,讓我覺得是誌同道合,讓我很開心。不過他壹結婚就明確表示不吃辣,尤其是我最愛吃的肥腸火鍋。我自己也買過幾次,但是壹個人在壹大鍋好吃的面前就沒胃口了,所以經常會難過,想起有人坐在我對面和我搶肉,雖然我以前很討厭吃火鍋的時候他不能消失。
曾經以為自己拿手的青椒肉絲,成了老公口中的毒藥。他做筷子的時候壹根筷子都沒碰。我常常沮喪地做了壹盤,吃了好幾天,直到這道菜從我們的飯桌上消失。不是我不堅持自己,而是我覺得兩個人同桌吃飯,吃自己的菜沒意思。
然而,他雖然挑剔,卻不是壹個難伺候的人。每天,只要桌上有涼拌黃瓜或西紅柿、炒土豆絲、幹綠豆或清淡可口的時令蔬菜,他就會吃得很開心。至於葷菜,他的拿手菜是紅燒武昌魚和水煮刀額新對蝦,幾乎每周壹次。我們偶爾會去小飯館,大多是吃水煮肉片,等著我喜歡的菜。
想起自己壹個人的日子,雖然有矛盾,但甜蜜大於悲傷。
變化是在兒子出生,婆婆從山東來的時候,帶了壹堆煎餅,壹大堆海鮮。她親切地告訴她丈夫,小雷磊應該多吃點,而她經常向我抱怨我沒有照顧好他的兒子。對他們來說,我生孩子前經常吃饅頭和面條,覺得總比沒人給我做飯好。
婆婆來的那幾天,宜昌很熱。她天天說山東有多酷。這根本不是壹個讓人呆的地方。我離預產期只有十天了。她不止壹次說我們應該回去生孩子。我當然拒絕了。在路上應該做什麽?我給了她壹間有空調的房間睡覺。
寶寶出生後,矛盾更多了。我壹出產房,血還沒洗。我婆婆把壹個嬰兒交給我餵奶的時候,我已經半死不活了。其實直到第二天我都沒有奶餵孩子。我讓孩子吸沒奶的乳房,讓我媽拿盆熱水來給我擦洗血跡。出了產房兩個多小時,終於喝下了三姨帶來的紅糖煮雞蛋。當時只想睡覺,因為前天晚上12開始,疼了壹晚上。那天壹大早進了產房,出去了10多小時沒休息。但是我婆婆大人,時不時的把哭鬧的寶寶拿來給我餵奶。旁邊的那個,寶寶晚出生壹天,出了產房就安靜的躺了壹天,讓我很羨慕。
關於月子菜,也有很多南北差異帶來的矛盾。婆婆煮小米粥和海魚,都是老公喜歡的口味。我媽和阿姨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味道實在是湖北人吃不慣,我也沒什麽胃口。住院期間,舅舅做飯,雞湯,鯽魚湯,還有壹些湖北風味的菜。
家裏人也多次說婆婆也想好好照顧月亮,但是因為南北方生活習慣不同,她的工作沒有得到認可。從這個角度來說,南北差異帶來的矛盾或者傷害真的很重,尤其是對我來說。可能北方人對孩子比較重吧。我表妹也嫁給了壹個北方人。她剖腹產了。生完孩子,婆婆只關心抱著孩子。孩子壹哭,她就得帶著傷口下床給孩子餵奶粉。
現在在婆婆家帶孩子。公公婆婆要看店,爸爸也很忙。我從早到晚自己照顧孩子。在這裏生活的這幾個月,我發現山東的菜雖然很清淡,但是很容易做。最經典的是大白菜豆腐肉。放上油,肉塊(都是大塊的)用豆瓣醬翻炒,再翻炒大白菜,最後用豆腐加水煮熟。當它熟了,只要加點鹽。當妳很餓的時候,這道菜很好吃。
不過,我喜歡這裏的餛飩,不過是大碗的,和我老家的價格壹樣,吃得很開心。
我也喜歡這裏的海鮮。在我的家鄉,海鮮只在餐廳吃,但在這裏好像是家常菜。
壹般來說,南北差異帶來的矛盾和傷害對婚姻是致命的。還好我和老公能相互理解,經常溝通,但也要照顧好他們,不然我們的婚姻也會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