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為什麽不喜歡叫朋友“閨蜜”

為什麽不喜歡叫朋友“閨蜜”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壹個問題,說真正的女朋友不搶男朋友,只搶朋友,因為很多女生會對男朋友有本能的敵意,甚至會讓女朋友和男朋友分手。

這讓我想起了“閨蜜”這個詞,以及背後的少女友情特征。

現在“閨蜜”這個詞被很多女性朋友用來稱呼朋友,是壹個熱詞。很多人認為女朋友就是可以壹起逛街,聊各種八卦,無話不談,分享感情的女性朋友。

但是個人壹直對“閨蜜”這個稱呼不太感興趣,更喜歡直接做朋友。為什麽?大家分享壹下個人觀點吧。

什麽是“女朋友”?我們先來了解壹下這個詞的含義和由來。

“閨蜜”,即閨房密友。“閨房”是舊時未婚女子居住的內室,“蜜”的意思是相投、親密。所以“閨蜜”的正確解釋是未婚女性的密友。

當然,現在的含義更廣泛了,不同年齡的女性可能會稱朋友為“閨蜜”。

為什麽這個詞這麽討喜?個人猜測,壹個可能是跟風,壹個是這個詞能給人壹種青春和女人味,充滿了壹個女孩的芬芳和神秘感,好聽。

從這個詞,就聯想到女性友誼的特點。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女生從學校開始總是更容易產生強烈的感情,而且總是喜歡成雙成對的出去:壹起學習,壹起吃飯,壹起回宿舍,甚至壹起上廁所。而且我也會交流很多東西,主要是日常生活經驗,比如衣服包包,化妝品,明星娛樂,人生經歷,還有內心的秘密和那些萌動的感情。

簡而言之,他們將永遠保持彼此同步,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有時候即使和自己的計劃和時間沖突,也會選擇犧牲自己去等待對方。他們經常害怕獨自行走。

那些被稱為“女朋友”的人,大部分都是這種關系。

相比之下,男生很少有這種情況,即使有好兄弟,但也很少有太過親密的肢體接觸。壹個人沒關系。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女人的友情和男人的不壹樣。

男性更多的是“通過思想和個人計劃作為個體進行交流”,自始至終都是獨立的個體;

然而,女性有著共同的命運,例如,她們最終將成為“第二性”,這使她們“通過壹種內在的勾結聯系在壹起”。他們互相交流的更多的是他們共同的生活世界和各種生活經歷,比如菜譜、家務、孩子、老公、懷孕、化妝品,而不是觀點的交流。

通過交流,她們在被主流男權社會忽視的經驗領域獲得了壹定程度的肯定和尊嚴。

總之,因為女性很難成為獨立的個體(沒有這個機會),所以采取結合成壹個整體的方式來獲得力量。這種友誼本質上是在互相欣賞,“抱團取暖”,而不是因為三觀契合。

而且,由於缺乏像男性那樣拓展生活更多方面的機會,他們很容易將女友的友誼視為自我價值感的來源,產生情感依賴。

而依賴會導致占有。所以,女朋友壹旦有了新的朋友或男朋友,很容易吃醋,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取代,被冷落,失去價值。所以“閨蜜”這個詞會有排他性。

這些占有和依賴會給人壹種虛幻的安全感,阻礙自我成長和精神獨立。

綜上分析,“閨蜜”其實是壹種相互依存的共生關系,是男權社會中難以獨立的女性之間的相互溫暖。而這更多的是環境的創造,而不是女性的“天性”。

所以,我之所以對“閨蜜”這個名字不感興趣,不是因為我不喜歡這個名字本身,也不是因為我否定女性朋友的價值,而是因為我不喜歡那種不自由不獨立的女性性別角色,那種依賴和占有的友誼。

所以對我來說,為了更好的女性朋友,我還是會選擇“朋友”這個中性稱謂。

其實,無論性別、友情、親情還是愛情,兩個獨立的個體之間都應該建立起成熟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是有界限感的,不會過多幹涉對方的生活。

真愛和真正的友誼不是占有和依賴,而是聚集和分享,是彼此的創造和成全。

其實自由是給彼此最好的禮物。因為在自由的情況下,會有最大的成長,關系的目的就是成長。束縛和束縛只會讓彼此的空間越來越窄。

互相幫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種幫助應該是有利於對方的成長,而不是加強彼此的依賴。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這樣的關系中,看到別人結交新的朋友或戀人,不會產生失落感,因為他們會真心希望對方成長,幸福。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獨立關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