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幼兒了解不良進餐習慣會導致的後果
2、讓幼兒知道安靜的進餐,不挑食,細嚼慢咽的進餐習慣。
3、能夠積極愉快的進餐。
活動準備:
已拍好的幼兒進餐時的紀實錄像。
活動流程:
1、觀察與討論
(1)活動導入:觀看幼兒吃飯時的錄像。錄像內容:媽媽追著餵飯、挑食、狼吞虎咽、湯泡飯、掉飯粒、說話。
教師:小朋友們,錄像中都講了些什麽?
幼兒:講訴錄像內容。
教師:他們做的對嗎?為什麽?
(2)分組討論吃飯時該怎麽做。
教師:小朋友們,吃飯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幼兒: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大聲說笑、壹口飯壹口菜、不掉飯粒。
教師:請小朋友想想辦法,在進餐時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會吃的又飽又好?
幼兒;討論
討論結果:每次進餐前安排“小小值日生",佩戴標誌,擦桌子,介紹每壹餐的菜譜,引起幼兒的食欲。播放輕音樂,
餐前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需要添加飯菜舉手示意老師。餐後幼兒能將自己眼前的飯粒收拾幹凈,
將盤子、碗筷放在指定位置。
教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好,只有壹日三餐都堅持這麽做才會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有壹個健康的身體。
(3)聽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
教師:小朋友麽,為什麽大公雞後來再也沒有吃到飯粒?
幼兒:因為小弟安心吃飯不東張西望,沒有把飯粒撒在地上,所以大公雞後來再也沒有吃到飯粒。
教師:告訴幼兒吃飯要專心,不能東張西望。
2、出示圖片,判斷圖中哪些小朋友是對的。
3、實踐體驗
幼兒安靜進餐。(提醒幼兒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大聲說笑、壹口飯壹口菜、不掉飯粒。需要加添飯菜舉手示意老師。
餐後能將自己眼前的飯粒收拾幹凈,將碗筷、盤子放在指定的位置。)
活動延伸:
1、吃飯時註意提醒幼兒專心用餐,指導家長在家也要這樣要求幼兒。
2、鼓勵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