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蒙古語“青格裏”,意為“美麗清澈的河流”,故名清河。清河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準噶爾盆地東北邊緣,阿爾泰山南麓。西鄰富蘊縣,南接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東、東北與蒙古接壤,國境線255.8公裏。
清河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部,準噶爾盆地東北邊緣,阿爾泰山南麓。蒙古東部和北部接壤,邊界線長達280公裏。西部毗鄰富蘊縣,南部與昌吉州奇臺縣相連。它南北長258公裏,東西寬97公裏。總面積15790平方公裏。總人口6萬(2004年),有哈薩克族、漢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等16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占總人口的76%,漢族占18%。縣人民政府駐清河鎮,距烏魯木齊530公裏,距阿勒泰320公裏。
縣城海拔1218m,境內最高點3659m,最低點900m。極端最低溫度為-53℃,最高溫度為36.5℃。年平均氣溫0℃,年平均降水量161mm,蒸發量1495mm。平均無霜期為103天。
行政區劃
清河縣轄2鎮5鄉:清河鎮、塔克什肯鎮、阿熱勒鄉、阿熱勒托別鄉、薩爾托向海鄉、查幹郭樂鄉、阿嘎什敖包鄉。境內:清河農場。
經濟狀況
清河自然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水資源豐富。有烏倫古河、大清河、小清河、查幹河、布爾根河五條河流橫貫清河全境。土地肥沃,是阿勒泰地區重要的春小麥基地,適宜種植春小麥、油菜、油葵等作物。五河流域也是清河的畜牧業基地和平原森林分布區,是春、秋、冬三季牲畜的天然草原。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煤、鐵、金、銀、鋰、鈾、寶石和白雲母。清河野生植物種類繁多,藥用植物100多種,有麻黃、雪蓮、黨參、甘草、靈芝、五靈脂、阿魏、大雲、鹿茸等。阿魏阿魏菇產於阿魏大漠戈壁,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它除了具有壹般食用菌的特點外,還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享有“素鮑魚”的美譽。
博物學
清河是秦漢時期匈奴的遊牧地。隋朝生活在西突厥。唐朝歸北朝管轄。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屬凱希參贊大臣管轄。清光緒三十年(1904),屬阿爾泰事務大臣管轄。民國26年(1937)設青格裏河。民國三十年(1941)升格為縣,名為清河,先後隸屬第六行政區和阿山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隸屬阿勒泰地區和阿勒泰地區。
清河自然環境復雜,是珍禽異獸的生態保護區。這裏有海貍、鵝喉羚、山羊、盤羊、紫貂、紅隼、雪豹、棕熊和天鵝等數十種珍稀鳥類和動物。特別是海貍,作為國家壹級保護動物,全世界只分布在兩個地方,清河的比爾根海貍保護區就是其中之壹。比爾根河流域森林茂密,水流平緩。它被譽為河貍在樹上覓食、嬉戲、天真的“活化石”,是人們觀看和研究野生動物的重要窗口。
清河境內山川、墓葬、盆地縱橫交錯,大小清河、查幹河、布爾根河、烏倫古河等匯流河流橫穿縣境,形成了山、湖、谷、林、山的獨特景區。陶查幹郭樂湖風景區海拔2396米,每年冰凍10個月。環湖山石參天,群峰高聳。壹年四季,湖面白雪皚皚,銀光閃閃,湖水清澈如鏡。天上的日月星辰,周圍的峰巒,湖邊的花草樹木都倒映在湖中,美不勝收。河谷沿岸的萬畝白樺林是夏日休閑、體驗民族風情的絕佳去處,樹木精致挺拔,綠草如茵,野花遍地,小氈房點綴其間。在東部哈萊姆高山林區,從上到下的景色都不壹樣。針闊混交林形成多物種、多層次的優美森林環境,雨季有瀑布,景觀神奇。奇怪的地理景觀。有兩條長度為1931年的地震斷裂帶,分別為176公裏,最深處為78米。壹年到頭都沒有陽光。強漢溝三大鐵隕石更是驚人,隕石分布奇特,有351堆78組。近年來,在黃泥灘發現了2.5公裏的矽化木群,從現場來看並不多見。
旅遊風景
清河風景優美。清河夏季氣候涼爽宜人。山谷中有數萬英畝的白樺林和高山夏季牧場,有高聳的古松花和新鮮的空氣。這是壹個避暑勝地。旅遊景點眾多,邊境的陶查幹湖風景如畫,二臺地震斷裂帶壯觀險要。分布在庫布蘇的矽化木生成於1億年前的侏羅紀,株型大,輪廓清晰,極具觀賞和考古價值,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特別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三島海子”(經專家初步鑒定為成吉思汗孫子貴由汗陵墓),古棧道、鹿石、巖畫長廊、草原石人、熊貓山、柯克班以雍和宮聞名。
2018年2月,清河被列入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