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中的皖北菜是用肥碩的大王魚配以多種調料做成的壹道美味佳肴。肥王魚有四大特點:鮮、嫩、滑、爽。這道菜富含蛋白質,特別適合滋補。
原料
肥王魚1(約100g),瘦豬肉50g,蔥10g,姜片10g,香菜5g,鹽5g,白胡椒1g,雞湯100g。
4烹飪
1.去除魚的鰓,取出魚的內臟,清洗,用刀將魚兩側的柳葉刀花切小。瘦豬肉被切成壹英寸長,半英寸寬,壹分鐘厚的塊。
2.大火燒熱炒鍋,放入熟豬油,七成熱時,放入雞湯。燒開後加入魚、肉、蔥、姜,蓋上鍋蓋,將湯熬成牛奶,加鹽、白胡椒粉,倒入湯碗中。上菜的時候,隨身帶壹小碟香菜。
5個歷史典故
肥王魚,又名懷王魚、惠王魚,在中國很少見。產於淮南鳳臺縣下山口周邊數十裏水域,為魚中上品。西漢淮南王劉安喜歡吃肥王魚。有壹次,的大臣劉,因為人太多,魚太少,廚師就把別的魚拌了。劉安捉住他,大怒:“我壹天不能沒有肥王。”由此可見肥王魚受青睞的程度。之後這道菜流入蚌埠、合肥壹帶民間,與牛奶雞湯壹起燉,成為徽菜壹絕。
6風味特征
[1]肥王魚又名王輝魚、王懷魚,是淮河名產,鳳臺峽至黑龍潭壹帶產量最好。據《鳳臺縣誌》記載,西漢時,此魚呈獻給淮南王劉安,劉安將其命名為“黃輝”,並經常在宴會上稱贊此魚美味。淮南的王茜吃“黃輝”,流傳到民間,所以人們稱之為“王懷魚”。魚文化的現代書改名為“汪卉魚”,壽縣壹帶的“回”和“飛”讀音相同,所以當地人稱之為“王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