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種、在自己最為熟悉的地方實現居家養老。
如若在自己的老窩裏面再有壹個老伴,不僅意味著是晚年的標配,而且意味著是晚年的絕配。當然前提是需要跟老伴合得來,並且能夠做到情投意合,雙方既付出著彼此的付出,又收獲著彼此的收獲。想必沒有誰比老伴照顧更用心、更方便以及更體貼,即使生病也會減輕病痛的折磨。既然有老伴為晚年保駕護航,也就不用壹如既往麻煩自己的兒女,兒女應該顧及各自的家庭就顧及各自的家庭,應該顧及各自的工作就顧及各自的工作,自己跟老伴相互攙扶度過晚年是最為理想的養老模式。
第二種,社區養老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花更少的錢,實現更高的養老水平。
社區養老就是變相的組團養老,生活所需的各式服務可以實現團購,無論是社區辦的集體食堂還是社區集中雇傭的保姆,社區都可以進行把關,並且在具體實施過程當中進行監督,依據具體的服務水平實現優勝劣汰。並且社區可以定時定點組織活動,或者準時準點去身體最近不舒服,或者長年臥床不起的老年人家裏探望,由此壹來兒女僅僅作為養老的補充,社區為處在多種多樣境遇的老年人打造出多元化的養老方式,在實現居家養老的基礎上,通過集體的力量辦大事。
結語:當老年人正急需兒女出錢出力的時候,兒女往往處在中年,因此兒女在所難免會分身乏術,越是體諒兒女的父母,越會在養老方面盡可能避免麻煩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