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學1談愛、奉獻、誠信
在場的所有人:
“老師”這個詞從小就在我腦海裏根深蒂固,因為我的家庭,應該算是教師家庭吧!我爺爺奶奶外公以前都是老教師,我小舅小姨以前都是教師。時至今日,我最親愛的父親依然工作在教育第壹線,正是在他們的影響下,我走上了教師的崗位。記得小時候,我和很多父母是老師的孩子壹樣,抱怨父親對學生比對女兒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慢慢理解父親,是他讓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諦——教育需要無私的奉獻。
壹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是高年級的孩子無法比擬的。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這種優勢,是我們初中教學的重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尋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斷鼓勵他們成為閃閃發光的金子。
在識字教學中,我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如課件、卡片、表演等方式幫助學生閱讀。並教給學生各種記單詞的方法,如形聲字、帶偏旁的熟字、變偏旁、同音字、自編兒歌等。在記憶的過程中,我對不同的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對於A-level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要求掌握識字中的基本發音和字體;對於B層基礎較好的同學,在掌握基礎語音和字體的基礎上,可以用所學的單詞組成幾個單詞;對於基礎知識掌握非常紮實的C級學生,要求他們在前兩者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壹句話,以練習用詞和表達。
在閱讀教學中,對全體學生朗讀的基本要求是明確的:閱讀時要有眼、口、心意識。不要急於求成,嚴格要求自己不丟詞,不加詞,不造好字,不重復,不唱歌,不讀句子。再進壹步,讀書的時候,有高有低,有急有緩,有快有慢。因為壹年級學生都是模仿性的,所以我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要特別註意語音、語速、語調、語感等等。我會多次練習壹些課文,盡量用聲音正確地表達課文內容,給學生壹個很好的引導,盡可能地給他們做壹個很好的示範。但我會對大部分課文使用白板課件,讓孩子們通過生動的動畫來理解課文所表達的內容,既培養了他們的語感又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於很多故事,我會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讓他們大膽地表演課文內容,這對B層和C層的學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加深了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關於愛、奉獻、誠信和教學的演講2
記得小時候,父親問我:“妳長大了做什麽?”“當老師!”是的,我小時候的願望是當壹名教師。為了那個夢,我經常叫幾個小頑童,在墻上掛個小鈴鐺,搖幾下表示上課。然後我搖頭說“中午除草,流汗播土”,那是壹種莊嚴神聖的感覺。當我長大了,當我帶著大學校園裏青春的激情步入壹中,當我開始成長為壹名人民教師。
俗話說:“教書是良心的工作!”這句話壹針見血,道出了師德的重要性。師德高尚的老師會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師德高尚的教師會在教學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引導學生學習,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終身受益;師德高尚的老師,永遠都是默默無聞,無私無處不在,像蠟燭壹樣,無怨無悔。壹中早已是邯鄲壹流的學校,社會各界都認可。壹份耕耘,壹份收獲,我們學校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那是因為我們有壹個優秀的領導團隊,也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勞動。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我們學校的老師們壹直在發揮著模範作用,他們執著的精神,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融為壹體。多少次老師帶病上課,多少天老師以學校為家,多少個老師是壹個班主任,孩子還在學習的關鍵時刻。然而,他們無怨無悔。他們從未抱怨過。
學生羽翼豐滿,展翅高飛的時候,覺得很欣慰;當他們聽到學生們壹般的“老師,您辛苦了”的問候時,所有的艱辛都煙消雲散了,那叫明日旭日。
有人說,從來沒有壹個職業像教師的工資這麽高。是的,他們只想付出,不求回報。說無私,太老套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的老師,在這個世界肆意踐踏自己良心的時候,用生命去維護,壹遍又壹遍的給學生講真善美,付出了壹生的代價。怎麽才能證明呢?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證,校園裏的梧桐樹可以作證,桌子上的藥瓶可以作證,門口冷得瑟瑟發抖等媽媽回家的孩子可以作證!
“勤奮默默無聞”是老黃牛的精神;“百花采蜜後,為誰甜就為誰努力”,這就是蠟燭的精神。可以說每壹個產品的存在都有壹種精神在支撐。老師呢?應該是這種高尚的師德在支撐!
壹位哲人曾經說過:“人的壹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叫無奈,今天叫無畏,明天叫無悔。”老了,驀然回首,感覺平凡孕育了偉大,生活賦予了幸福。因為我在中學找到了靈魂的歸宿,從教生活無淚。
關於愛、奉獻、誠信和教學的演講3
雨果曾說:“花的事業是高尚的,果的事業是甜蜜的。我們去做葉子的事業吧,因為葉子的事業是平凡而卑微的。”老師就像沈默的綠葉,無時無刻不在襯托著嬌艷的花朵。
“老師,所以傳道、授業、解惑。”師德修養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刻理解“如何做好壹名教師”這個問題,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就意味著踏上了壹段艱辛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成為壹名好老師?我認為: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德將是教師最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曾經有壹個普通的老師,不幸得了強直性脊柱炎。他的脖子不能轉動,他的腰不能彎曲,他的腿不能彎曲。他上課時全身都靠拐杖支撐著。然而,他並不悲觀,也不悲傷。懷著對人民教育的赤誠之心,他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臺上。當學生們看到他帶著劇痛和冷汗在那裏講課時,他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深情地說:“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間,把我的知識奉獻給人民。”國內外無數事例證明,光靠熱情和幹勁育人是不夠的,還要靠德。作為教師,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當天梯,像“春蠶”壹樣吐出所有的青苔,像“蠟燭”壹樣化為灰燼,為事業和學生奉獻壹生。
其次,規範文明行為。教師的“模範”工作和學生特有的“師從老師”,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子曰:“其正而不令;他的身體不對,雖然他不服從。”學生總是把老師當成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率先垂範,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外表影響人,以善良待人,以豐富的知識引導人,以寬廣的胸懷關愛人。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有效性,學生才會“愛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第三,關愛每壹個學生。愛壹個學生就等於塑造壹個學生,拒絕壹個學生就等於毀掉壹個學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花了65,438+00年,把壹個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壹個成功的農場主席。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發生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很容易形成特殊的性格。這就需要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暖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快樂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歷史飛逝,回望今天。老師是老師也是榜樣,學高是老師,德高望重是榜樣。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從三尺講臺上走下來當老師。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也是學生道德基因的傳遞者。所以,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精神的體現,是深厚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重要的是每壹個老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用良好的師德托起教育的藍天!
關於愛、奉獻、誠信和教學的演講4
壹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要有好的社會,首先要有好的個人;要有好的個人,首先要有好的教育。”推而廣之,要有好的教育,首先要有優秀的教師。
有人把教師比作“托起明天太陽的人”。這個比喻很貼切。“捧”就是不要像母雞壹樣“護”雞;也不是像馬戲團壹樣“馴服”動物。教育是壹門博大精深的藝術,需要每壹個教育工作者投入我們全部的愛去詮釋這種“信任”的意義。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不可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更不可能使我們成為合格的、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愛的支撐,才能培養出壹支高素質的團隊,壹支屬於21世紀的團隊。
古今中外,無數優秀的教育家默默告訴我們壹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像愛自己的孩子壹樣愛每壹個學生,才能打開每壹個學生的心靈之窗,才能教育好他們。作為壹名教師,也許每個人都熟悉魏書生這個名字。他是校長兼書記,在省內外有38個社會兼職。他沒有改作文,也沒有參加考試。以1988年魏書生教的兩個畢業班為例:暑期中考135學生全部達到入學分數線;全市14中學,600分以上考生30人,魏書生班占10;全市總分第壹、二、三名,語文、政治、數學、化學、英語、生物第壹名,都是魏書生班的學生。“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也是老師。我多麽想像他壹樣。
毋庸置疑,魏書生的教學當然是好的,但僅僅教好書本是不夠的。有很多老師教的書很好,但是效果不壹定有他的好。為什麽?那就是缺少了成就的另壹個重要基石,那就是對學生的愛和尊重。
他的尊重是真的尊重,不是假的,到目前為止。他對學生的尊重就像成年人之間的妳我關系。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毫無疑問,我也愛我的學生。下課了,我還會摸摸我的頭,開同學的玩笑;學生生病了,我會噓寒問暖,帶他們去醫院。每到假期,我也會給寄宿的同學家裏打電話。然而,在我的骨子裏,我還是我,學生還是學生。當他們犯錯的時候,我還是會站在老師的立場上批評他們。當他們自相矛盾的時候,我也覺得他們冒犯了老師的尊嚴。所以學生只是暫時被我感動,而不是心甘情願的被打動。所以我從教室出來,有些被逼的學生不願意學習,這就是根源。
但朋友不是。妳必須做好朋友托付的事,因為妳害怕辜負他。魏書生的教室應該是這樣的。學生是魏先生尊敬的朋友,魏先生也是學生尊敬的朋友。作為交換,老師給學生民主,學生給老師成績。因為魏書生放棄了高個子,他獲得了親近和成功。
如果每壹個老師都像魏老師那樣踐行民主,真正從骨子裏熱愛自己的學生,把老師的角色扮演得卑微壹點,把學生的角色扮演得強勢壹點,那麽不僅成績上有成績,社會道德上也會有成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壹群敢於挑戰和質疑的新生代。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不輕信也不盲從,不迷信老師。這就需要我們用全部的愛去感動他們,就像嚴父慈母壹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座的同事們,在我們的教育事業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無論遇到什麽困難,只要我們繼續用愛澆灌每壹個學生的心靈,就像對待我們心愛的孩子壹樣,沒有理由我們不能成功!我堅信,今天用愛托起的太陽,明天會燦爛輝煌。
關於愛、奉獻、誠信和教學的演講5
最近在網上看到壹張照片,是壹組孔子和他的學生的雕像。老師手捧卷軸,神情莊肅,眼神深邃平和;弟子圍布,或誦,或禪,或舌辯,或聽,上有飛雲白日,下有松樹古石。心裏突然湧起壹種自然不為所動的感動,多麽和諧的師生畫面,多麽真實的師生關系!大師的德、才、勤、容,可謂萬世之師。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不乏才華橫溢的君主,不朽的聖賢,眾多高尚的隱士。然而,時至今日,這種精神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裏,卻是大師壹生壹無所有,顛沛流離。這足以讓後人以身為教師為榮,也讓我們這些在“教”的道路上行進的人,對“教”的真諦有了更多的理解。
師父是高懸晴空的明月,是滋潤田地的源泉。但我更願意把他看成壹座山,不可逾越,卻在攀登。主人之德,德配天地;大師的才華,古今皆有,是兒子難以企及的。然而,孔子的“邊巍三絕”和“不知三月肉味”是很可以實現的,但絕不是高不可攀的。老師勤快,“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
老師很勤奮。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勤奮”視為人類的壹種美德,所以有“勤奮能持家”、“勤奮能補短板”、“壹日之計在於晨,壹年之計在於春,壹生之計在於勤”等種種感嘆。有沒有人作為傳承人類文明的“老師”不勤奮?
老師很勤奮。只有努力學習,努力思考,勤奮努力,才能在懂得少的人面前懂得多,在迷茫的人面前從容不迫;在知識的海洋面前謙虛,在比自己強的同學面前坦然;只有這樣,才能在淺薄面前更深沈,在漂泊者面前淡然,在物質不富裕的時候精神更豐富。
《愛崗敬業、清正廉潔》言論相關文章五篇;
★ 5篇以誠信為主題的教師演講範文
★教師愛崗敬業五講
★五篇關於教師愛崗敬業的演講精選。
★ 2020教師廉潔言論五範文
★2020年教師廉潔從教演講範文精選
★以愛與奉獻為主題的五場演講。
★愛崗敬業的員工五次五分鐘演講。
★2020年教師愛崗敬業五講
★廉潔自律、愛崗敬業5條。
★最新事業心演講精選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