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聾校漢語拼音yw相關詞的教學[聾校漢語拼音教學初探]

聾校漢語拼音yw相關詞的教學[聾校漢語拼音教學初探]

漢語拼音是聾兒學習語音、掌握口語和書面語的重要輔助工具。由於漢語拼音枯燥抽象,發音部位和方法難以掌握,是聾校語文教學的壹大難點。如何突破這壹難點,壹直是聾人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索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漢語拼音;情況;教學

通過實踐探索發現,創設情境可以充分激發聾兒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學習拼音與發展語言、發散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成功突破拼音教學的難點,使漢語拼音教學“活”起來。本文以耳聾壹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為例,談壹些做法與同仁探討。

壹、創設生活情境,讓孩子喜歡學拼音。

為了滿足剛入學的“零語言”聾兒的交流需求,我充分利用日常的漢語拼音作為他們自主交流的橋梁,讓枯燥的拼音字母成為他們的親密夥伴,每天和他們壹起快樂地學習、活動、成長。

如張貼在教室墻上:用拼音打印的初級代碼、日常行為標準表、值日表、星級評定表;每天學的拼音字母和音節卡,每日贊欄,米飯菜單,壹天壹句。學習用品、教具、勞動工具等。標有拼音的紙條。讓課堂成為孩子學習拼音的壹道亮麗風景線。

在孩子們積累了壹定的拼音詞匯後,要求他們用拼音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年、月、日、天氣寫在黑板上。用拼音寫出各科作業本名稱,分別負責收發;指導他們用拼音寫出每天吃的飯的名字,玩的遊戲和心情。水平好的同學可以用句子表達,課堂評價。老師會及時鼓勵表揚。長時間這樣訓練,孩子對拼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識和閱讀的快樂時不時能表現出來。主動識別和使用拼音的意識不斷增強,孩子們也逐漸喜歡上了學習拼音。

二、創設語言情境,讓孩子快樂學習拼音。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漢語拼音的教學要盡可能有趣,要以活動和遊戲為主,與學習普通話和識字教學相結合。”在教學中,我根據本班部分學生殘余聽力的特點和語言基礎的不同程度,整合了聾校和普通學校的壹年級教材。聾校在重視拼音教學的基礎上,從壹般學校的教材中選擇適合開發本班學生潛能的拼音教材、童謠和讀圖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利用豐富的圖片和具有生動形象、插圖和獨特動靜互換功能的多媒體,創設語言情境,引導學生看(聽)、讀、說、寫音節、短語、句子和童謠。多媒體有效地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拼音的濃厚興趣,發揮了他們無意識心理活動的作用,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他們理解拼音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看動畫片、聽故事是聾兒最喜歡的活動。我利用課余時間或者晚自習時間給孩子播放通俗易懂的動畫片。看完之後,讓他們簡單描述壹下故事,獎勵他們的流利程度。在這種集遊戲和語言於壹體的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孩子主動參與和語言表達的意識被極大地激發出來。在說、說、做中,培養孩子細心觀察事物、用腦思考、主動組織語言、不斷創新思維的能力。同時也滲透著禮貌語言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從而使孩子的口語和寫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思想認識也得到提高。

為了從小培養學生愛、知、讀好書的習慣。我組織學生到學校閱覽室批量借閱漫畫書和故事書(有註音)。指導學生用拼音復述故事。經過壹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去閱覽室的主動性高了,拼音閱讀能力大大增強,壹天壹句的內容也不斷豐富。

第三,創設活動情境,讓孩子在中學時玩拼音。

孩子生性活潑,好奇心強,善於表達,僅靠課堂上的幾十分鐘是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知識需求的。放學後,讓他們努力學習,多動腦,玩智力遊戲,讓拼音作為孩子交流的紐帶,成為課外活動的精神食糧。

我經常組織孩子玩壹些和學習有關的遊戲。如“軍訓”:給每個學生壹個拼音名(聲母、韻母或音節),報數、排隊、表演節目或唱兒歌如果答錯或口型不對;教學生表演動畫片《動物王國》中的場景,戴動物頭飾,學習和動物打招呼,拼卡拼故事,帶頭做遊戲。將學生喜愛的扔手帕、踢毽子遊戲與拼音競賽結合起來;組織男生進行槍戰遊戲:首先每組成員抽簽,快速念出簽下的人物名字。讀得快的,讀得好的,就承擔代表小組簽下的角色,與另壹組的優勝者進行pk。邊打邊搶(自制搶紙),會發出“巴巴巴巴”、“彭彭彭”、“爸爸”、“九”等機槍射擊聲。在自娛自樂中,學生不僅強化了所學知識,還增進了感情,創新了思維,發展了智力,發展了語言。因此,我們的漢語拼音教學充滿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