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肉是壹種烹調豬肉的四川傳統菜式,屬於川菜系。制作原料主要有豬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獨特,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入口濃香。
它色香味俱全,顏色養眼,是下飯菜之首選。配料各有不同,除了蒜苗(青蒜)還可以用彩椒,洋蔥,韭菜,鍋盔等來制作回鍋肉,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
肉片的大小是筷子夾起時會不斷抖動。達不到上述兩個標準,必是失敗的回鍋肉。老成都煮刀頭,必以小塊老姜拍散、正宗南路花椒數粒***同下鍋,小戶人家為了節省燃料,提高效率,絕大多數會將刀頭與蘿蔔同煮。
本菜出鍋裝盤,可見肉片肥瘦相連,金黃亮油,蒜苗清白分明,雖熟仍秀。右側圖片的菜品,就是壹盤失敗的回鍋肉。其他所謂“連山回鍋肉,青椒回鍋肉、鍋盔回鍋肉”等,均系派生出來的新派川菜,相比正宗老派的回鍋肉,雖是枝枝獨秀,卻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回鍋肉的主料是豬肉,昔日較流行五花肉,現代則較多用豬腿肉、後腿肉或二刀肉或者叫坐墩兒肉,以肥瘦相連最佳。輔料則根據不同季節選用,主要有青蒜苗、青椒、泡生姜(泡菜)、蒜薹、卷心菜、大白菜、京蔥、筍等等,只要下鍋炒不會散掉就行。
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豬精肉相對其它部位的豬肉,其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脂肪、膽固醇較少,壹般人群均可適量食用。這樣做的回鍋肉回味無窮,百吃不厭,我們家大人孩子都搶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