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竹筍含有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成分。竹筍不僅含有豐富的各種營養成分,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苦,性寒,能化痰降氣,清熱除煩,利便。《名醫別錄》說它“能止渴、利水益氣,可長期食用”;《本草綱目》說“助九竅,通血脈,除痰生津,助消化腹脹”,尤其擅長清熱化痰。
註意事項:
竹筍的吃法很多,有炒、燒、煮、燉等。因為每壹部分都鮮嫩,所以可以分等級吃,各有特色。如果嫩頭可以用來炒;中間部分可以切成筍,炒,燒或作為菜肴的配料;根質老,可以煮,可以煨,可以和肉壹起煮。
“春筍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性寒味甘,含粗纖維素較多。過量食用後,它們難以消化,容易給胃腸道造成負擔。老人小孩不宜多吃,每餐最好不超過半根。
患有消化道潰瘍、胃炎等疾病的患者應慎吃竹筍。
同時,竹筍中含有草酸。如果用竹筍和筍丁炒菜,可以先用開水焯壹下再取出備用,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使菜有澀味。
參考以上內容?人民網-春筍、野菜、扇貝是嘗鮮季。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孫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