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也叫“金”。質量單位:市制壹至十二兩(舊制十六兩),二斤等於壹公斤。【金】亦見金(Jin)。指我國在1929中規定的標準單位,等於1.1023磅或500克。
擴展數據:
金啟源
中國古代有壹個叫司馬的官員,主要掌管軍事。因為糧庫的管理需要稱重,所以司馬與重量單位有關。
中國自周朝以來就有重量單位:金、梁、錢和分。又稱“司馬金”、“司馬亮”,量具稱為“司馬秤”,這種標準也稱為“司馬平制標”。壹個司馬金等於十六個司馬亮,“半斤八兩”就是這麽來的。
古代單位
中國的重量單位是彜族器物上發現的鏟和制服,但鏟的數量以及鏟和制服的關系無法得知。這兩種單位在戰國時期顯然還在使用,秦漢之間的文獻中對於鏟的重量也沒有壹致的說法。
雖然中國的鏟有兩種說法,但大概是重的那種,即三鏟重二十兩。毛的“取三十鋦”碑文可以證明,那裏的鋦不會重到十壹銖。
戰國時只有兩種重量單位,即斤和伊,壹斤為十六兩。壹壺二十二。根據當時文獻中的記載,這兩個單位被誤用了。很難解釋,這兩個單位似乎與陸和連都沒有正式的聯系。
雖然後來人們把這些單位與泰銖聯系起來,但這四個單位都變成了泰銖或二的倍數。但甲骨文與殷周之問的銘文中,似乎沒有銖、梁這兩個單位。
現代單位
現代的“金”根據當地的使用習慣有以下與公制的換算:
中國大陸1千克等於500克(g)。
港澳1 kg約為605(g)。
臺灣省1公斤等於600克(g)。
目前香港法律規定壹公斤等於百分之壹擔或十六兩,即604.82克(g)?[2]?
臺灣省市場常用表制:1 kg = 600g。但是金門和馬祖毗鄰福建省,所以不用臺灣金。所謂“斤”就是1斤= 500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金(東亞傳統重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