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腿菇子實體中大型,叢生,芽期圓柱形,後期鐘形。高7 ~ 20 cm,幼時帽近光滑,表面有扁平鱗片或裂紋。幼子實體的蓋、肉、柄均為白色,柄厚1 ~ 2.5 cm,有年輪。
當菌蓋由圓柱形延伸至鐘形時,菌褶開始變色,由淺棕色變為黑色,子實體變軟變黑,完全失去食用價值。所以栽培中壹定要及時采收,在帽為圓柱形,邊緣與梗包裹緊密,無可見菌圈的圓柱期采收。
雞腿菇是壹種適應性很強的土著細菌。原料來源廣泛,稭稈、麥稭、棉籽殼、牛糞、馬糞等,各種硬木鋸末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可以用熟料、發酵料或原料培養。
如何挑選雞腿菇:
首先,好的雞腿菇菌蓋應呈圓柱形,沿邊緣包裹緊密,直徑2 ~ 13 cm,顏色為白色至淺棕色。不要讓蘑菇帽長開,那說明它太老了。
好的雞腿菇,其褶層應排列密集,顏色應為白色至淺棕色。好的雞腿菇,其柄長應為8 ~ 12 cm,顏色為白色。聞聞雞腿菇。壹般購買時,最好選擇香味純正,沒有酸、臭、黴味的雞腿菇。
有必要觀察雞腿菇的顏色。有的含有增白劑,表面看起來很濕很亮,有水洗的感覺。它們在陽光下能產生紫色熒光,受損部位顏色變化不明顯。如果在黑暗中用驗鈔機的紫外燈照射,如果有明亮的熒光點,那壹定是含有增白劑,而不是增亮劑。蘑菇表面呈白色或微黃色,受損部位顏色為暗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