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關於長夏的習俗。

關於長夏的習俗。

長夏的習俗

1,迎夏禮: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長夏的風俗習慣。在長夏的這壹天,古代皇帝會帶領官員到北京南郊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主和他的臣民都穿著紅色的禮儀服裝,佩戴紅色的玉飾,甚至馬匹和車旗也應該是紅色的,以表達他們的祈禱和對豐收的美好祝願。

2.嘗新:在漫長的夏季,壹些農作物已經收獲,所以各地都有“嘗新”的習俗。蘇州有句話叫“長夏見三創”,三創就是櫻桃、李子、小麥,用於祭祖。在常熟,品嘗新食品更加豐富,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肉包括鯽魚、鹹蛋、螺螄肫、淬雞、鹹鮮、鹵蝦、櫻肉;十三要素包括櫻桃、李子、麥蠶、竹筍、蠶豆、矛尖、豌豆、黃瓜、萵苣、草頭、蘿蔔、玫瑰、松花。上海、溫州等地夏天會吃青梅。

3.吃蛋打蛋:隨著長夏的到來,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會感到精神疲憊,沒有食欲。這種癥狀稱為“朱暑”。在民間有“長夏吃雞蛋,石頭被壓碎”的說法,意思是長夏吃雞蛋,人會很有精神;而“長夏掛蛋於胸,小兒無夏”則是指小兒將清水煮熟的雞蛋掛於胸前,以頭尾碰撞的形式進行“打蛋”比賽,可避免或減輕“夏”的癥狀。

4.稱人:“長夏稱人,閨房笑在秤懸梁上。”長夏之日,“稱人”就是稱人。人家掛個大木秤,秤鉤掛個凳子。大家輪流坐在凳子上稱人。這種習俗主要流行於中國南方,起源於三國時期。據說長夏之日稱體重後,人就不怕夏天的炎熱,使人壹天天消瘦下去。

5.長夏蜜餞:在長夏,還有吃“長夏蜜餞”的習慣,就像清明節吃艾,端午節吃粽子,重陽節吃桂花酒,這些都是老壹輩傳下來的,為了達到“春天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