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壹直延續至今。壹般來說,春節是指除夕和正月初壹,但在傳統意義上,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臘祭到正月十五的祭祀儀式,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
春節還有壹個重要的項目叫守歲,俗稱“熬年”。根據宗谷對《荊楚春秋》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期,中國就有吃年夜飯的習俗,而且這頓飯要細嚼慢咽,從坐著的時候壹直吃到深夜,以示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新壹年的美好期待。
擴展數據
守歲既是對逝去歲月的告別和懷念之情,也是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美好期盼。“壹夜連兩年,五小時分兩年。”除夕夜,壹家人聚在壹起,壹桌子的茶、水果、蔬菜,有說有笑,敘舊推陳出新,十分溫馨無比,* * *迎接新年的到來。今晚蘋果是不可或缺的,它意味著“和平與安全”。
在北方,有的家庭要提供壹鍋飯,叫做“來年飯”,意思是每年都有剩飯,壹年到頭都吃不完,今年還是吃前壹年的糧。下壹年的米飯壹般是用大米和小米混合煮的,黃白相間。北京有句俗話叫“兩米飯”,叫做“金銀黃金飯,滿鍋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