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包子,漢族小吃,是上海嘉定區南翔鎮的傳統名品。它原名南翔大饅頭,後被稱為南翔大饅頭,以皮薄肉嫩、味多汁、形美而聞名。始於清代同治,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日華軒點心的老板黃銘先創辦的。後來日華軒的小籠主受雇於古怡園或者自己創辦了松鶴軒。全鎮的酒家競相模仿。在上海生活過的南翔人還邀請南翔大師分別在上海城隍廟和西藏路開了南翔小籠店,顧客盈門。
南翔小籠包,漢族小吃,是上海嘉定南翔鎮著名的傳統小吃,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饅頭皮是用未發酵的精制面粉做的。蒸出來的小籠包小巧玲瓏,形如寶塔,皮透明,晶瑩發黃,壹包湯汁滿嘴口水,鮮美無比。如果配上姜絲香醋和壹碗雞絲蛋花湯壹起吃,味道會更好。南翔小籠包以皮薄、餡多、鹵重、味美著稱,是深受國內外顧客喜愛的風味小吃之壹。1981年6月起,南翔小龍作為速凍食品從嘉定進入國際市場,遠銷東亞和西方國家,引起世界各地酒店爭相模仿。南翔小籠包的餡料是三明治腿肉,不加蔥和蒜,只撒壹點點姜末、臘肉凍、鹽、醬油、糖和水。南翔小籠包的餡料也可以隨季節變化,比如初夏加蝦,秋季加蟹肉、蟹黃、蟹油。
到現在,南翔小鎮酒店幾乎家家都有供應南翔小籠包,但還是幾家古園林的傳統工藝最好,質量高,口碑好。年供應量在700萬左右,旅遊旺季和節假日來南翔的遊客,壹定要去古漪園品嘗小籠子。古藝苑餐廳的產品供不應求,南翔小龍更是名揚天下,榮獲多項榮譽。2002年6月獲“第四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金獎”,2002年6月獲“第十二屆中國廚師節金廚師獎”,2002年6月獲“中國名點”,2004年3月獲“首屆上海餐飲文化博覽會金獎”,2006年8月獲“金廚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