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藍根燜豬蹄筋
材料:板藍根8克,豬蹄筋60克,生姜1片,蜜棗半個。
做法:將豬蹄筋(即豬前小腿的肉)洗凈,切成大塊。將板藍根切片用水沖洗幹凈,然後將所有材料放入燉鍋內,小火燉3小時,保溫至飲用,再加鹽調味即可。
註意:豬蹄筋嫩滑。燉好後有壹點肉質纖維,蠻咬的。蘸醬油吃是很多男人的最愛。
點評:湯色深,中藥味濃。怕喝中藥的人可能會比較抵觸,但是喝了之後喉嚨很舒服。
2.土茯苓燉水蛇
材料:土茯苓10g,水蛇50g,紅棗兩顆,生姜1g。
做法:水蛇要切成段,洗凈,用熱水焯壹下待用。然後將土茯苓刮平切片。然後將紅棗、姜片、水蛇段、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燉鍋內,用武火燉3小時,飲用時加鹽調味。
註意:購買時要區分“水蛇”和“泥蛇”,泥蛇的皮膚顏色較深。外形很像,但是燉出來的效果很不壹樣。水蛇湯清澈甘甜。水蛇燉最好選幾條兩斤重的小蛇,比較容易入味。
點評:湯汁滋補,蛇肉鮮甜,口感比很多燉品更飽和。
3.雞骨草燉豬肉
材料:雞骨草5克,豬肉串?80g,1片姜,半片蜜棗。
做法:先將雞骨草和豬內臟清洗幹凈,然後將所有材料壹起放入燉鍋內,燉3小時,燉好後加鹽調味。
小貼士:雞骨草用清水浸泡壹段時間,沖洗掉雞骨草上的沈澱物和雜質。
點評:湯汁清甜,卻沒有壹點中藥味。是廣東傳統的清熱祛濕湯。據說可以清肝瀉火,健胃。
另外:適量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品煮粥,可以保護脾胃,去除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