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孝為先德”的說法。孝順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孩子必須報答父母的恩情。但是在古代,有壹個不好的習俗叫瓦罐墳。
這種棄舊迎新的習俗不僅存在於我國,日本、朝鮮等國家也有。這個習俗意味著,老人年滿60歲後,會被兒子送到村外預設的土墳。孩子每次來送飯都會加壹塊磚。壹年後,墳墓的窗戶將被關閉,老人將被埋在墳墓裏。
當然,這種習俗並不是說子女就是不孝,更不用說認為他們的父母是在60歲時自願去世的,而是說它起源於當時的封建統治。在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並不高,能活到50歲也不容易。所以當時的統治者認為,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對社會和國家都沒有用了,應該甘心去死。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連兒孫都孝順,但因為統治者下達的命令,誰也不敢不服從。如果兒孫執意不讓父母死,統治者很可能會下令全家被處死,這自然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
為了孩子的安全,他們往往選擇自願進入土鍋墳,自生自滅。這種棄舊習俗,是古代封建社會的糟粕。雖然它已經離我們很遠了,但我們要永遠向它學習。我們應該繼承中華民族尊老的好傳統。只有我們孝順了,後代才會以我們為榜樣,孝順我們。
母親用手中的針線,為長途跋涉的兒子趕制衣服。作為子女,我們無法回報父母太多,也沒有太多時間孝順父母。從這壹刻開始,讓我們的父母感受到我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