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上巳節是什麽意思?

上巳節是什麽意思?

又稱三月三,是我國許多民族的傳統節日[1],起源於中華民族原始社會的原始制度,以壯、苗、瑤為典型。

在漢族,農歷三月初三也叫“上巳節”,相傳是黃帝軒轅氏的生日。根據壯族的傳說,三月三日是壯族始祖布洛陀的生日,大多數人會趕壹個歌圩,搭壹個歌棚,舉行歌會。[2]

2014起,“壯族三月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定傳統公共假日,自治區全體公民放假兩天。

壯族人

壯族的三月三(3)

壯族“三月三”的習俗,很多人只知道用歌來談愛情。其實壯族的“三月三”還有很多習俗,搶煙花、拋繡球、吃五顏六色的糯米飯,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

五色糯米飯

節日前,每家每戶都準備了五顏六色的糯米和雞蛋。人們采集紅蘭草、黃米花或梔子、楓葉、紫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制成紅、黃、黑、紫、白糯米。相傳這種食物是贏得仙女們的欣賞後流傳下來的;有人說,這是對宋仙女劉三姐的祭祀。吃了這種飯,人就旺了,健康了。

繡球花調情

許歌的繡球花是女孩們在節前制作的手工藝品。制作工藝精美,全部為絲織工藝品:十二片花瓣連成壹個球體,每片花瓣代表壹年中的某個月份,繡有該月的花朵。有些繡球花做成正方形和多邊形。繡球花裏填滿了豆黍或棉籽。球用絲帶連接,墜絲穗和裝飾珠,象征純潔的愛情。

演奏銅鼓

廣西壹些少數民族歷來有在節日慶典或祭祀時敲銅鼓的習慣。這壹習俗壹直傳承至今。東蘭、天峨的壯族每年過“三月三”和春節,都安、巴馬、大化的瑤族過這個節日。南丹的瑤族舉行喪葬祭祀,南丹鮑忠的苗族在過春節或逢年過節時敲鑼打鼓進行慶祝或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