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是壹個營養學上的詞,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_紅色的肉,具體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相反的,鳥類(雞、鴨、鵝、火雞等)、魚、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甲殼類動物(蝦蟹等)或雙殼類動物(牡蠣、蛤蜊等)等非哺乳動物的肉都不是紅肉(可以算作白肉)。
盡管如三文魚、煮熟的蝦蟹等都是紅色,也不能算作紅肉。很多營養專家都認為其他肉比紅肉要健康,因為紅肉中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有壹些研究表明紅肉在直腸癌的形成中起了很大作用。
紅肉,主要是指烹飪前呈現紅色的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等,這是因為哺乳動物中含有肌紅蛋白,肌紅蛋白用來傳輸氧;而烹飪前為白色的肉叫白肉,比如雞、鴨、魚、貝等。當然,這種分類方法也是有漏洞的,比如三文魚本身也是紅色,但它屬於白肉。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而白肉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
紅肉與白肉都是肉類,都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但是,紅肉與白肉相比較,二者在脂肪含量上有明顯差別。首先,紅肉中脂肪含量高,尤其是豬肉。每100克豬肉中脂肪含量高達30.3克,而100克雞肉中脂肪的含量僅10克左右,只是豬肉的1/3。
即使是瘦豬肉,所含的脂肪還是很高的。二是紅肉的脂肪多為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的含量卻比較低。如牛肉中的不飽和脂肪僅占脂肪總量的6.5%,而在雞肉的脂肪中,不飽和脂肪占24.7%,是牛肉的近四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