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節氣處暑是什麽意思

節氣處暑是什麽意思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鬥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達150°;於每年公歷8月22日-24日交節。時至處暑,已到了高溫酷熱天氣“三暑”之“末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

處暑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暑意漸消。雷暴活動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躍,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減弱。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煎藥茶、拜土地公等。

處暑的歷史淵源

處暑,是壹個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處”的本義是“止息”、“停留”的意思。《說文解字》曰:“處,止也”。“處署”表示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暑氣開始消退。“三暑”與“三伏”均代表高溫酷熱天氣。暑天來,伏天到;伏天消,暑將盡。

二十四節氣有“三暑”,即小暑節氣、大暑節氣、處暑節氣,按順序分別為初暑、中暑、末暑。“三暑”中間還夾壹個“立秋”節氣,立秋之後才是處暑,酷暑時間比較長。暑熱長對於農作物長勢和產量有利。古人將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時段稱之為“長夏”。

“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到了處暑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暑熱消退是壹個緩慢的過程,並不是暑氣下降馬上就涼爽。處暑節氣雖然還是熱,但氣溫已開始總體呈下降趨勢。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處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