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草藥手冊》)
名稱不同的銀柳和紅豆(中國高等植物圖解)。
來源是沙棗的果實。
植物形態學沙棗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5 ~ 10米,有時多刺。幼枝銀白色,老枝栗褐色。葉扁圓形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4 ~ 8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寬楔形,兩面有白色鱗片,下面密被銀白色,側部有不明顯的輪紋;葉柄長5 ~ 8毫米。花銀白色,芳香,外部有鱗片,1 ~ 3開花小枝的下部葉腋;花被筒鐘形,長5毫米,上端4裂,裂片呈長江三角洲狀;雄蕊4;花柱的上半部分是扭曲的,底座被壹個圓柱形的圓盤包裹著。果實長圓形卵圓形,或近圓形,直徑8 ~ 11 mm,密被銀白色鱗片。花期從6月到7月。掛果期:8月~ 65438+10月。
往往出生在沙漠地區。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地區。
這種植物的樹皮(沙棗樹皮)、樹膠(沙棗膠)和花(沙棗花)也都入藥,各有專文詳述。
收集水果,當它們成熟時采摘。
化學成分水果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果肉含43-59%的糖(其中20%為果糖),約65,438+00%的蛋白質,以及少量的單寧和粘液。
根和地上部分是哈曼生物堿的良好來源,其中含有哈曼、哈曼醇、去氫駱駝蓬堿等。葉中含有咖啡酸、綠原酸、新綠原酸、維生素C140~350 ~ 350 mg%和黃酮類化合物。
藥理作用由水果制成的膠質和單寧的濃縮物具有抗炎作用;對人為引起腹瀉的動物,可抑制小腸的運動功能,故可用於腸炎。
性味《內蒙古中草藥》:“味甘酸,性平。”
適應癥:新疆中草藥手冊:“強壯,鎮靜,固精,健胃,止瀉,調經,利尿。用於胃痛,腹瀉,虛弱,肺熱,咳嗽。”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1。
提醒妳:中藥材沙棗,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