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孤島的鯨》感受是孤獨。
有壹首叫做《化身孤島的鯨》的歌,喜歡音樂的朋友可能都聽過。光聽名字,或許妳就能感受到壹種強烈的主觀情緒,因為名字中有壹種“孤獨”。其實這並不是壹首原創歌曲,而是改編自香港歌手謝安琪的《我們都被忘了》,由沃特艾文爾重新填詞,雲の泣、不才、卡布(周深)、東籬等演唱。
這首歌旋律細膩優美,歌詞充滿意境,但他背後的故事更加得令人動容。網易雲音樂用戶YOKI、chen表示事情是這樣的:這是壹首鯨的歌,有壹只叫做Alice的鯨在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人類對他展開追蹤錄音,在很多年裏科學家發現它沒有壹個親屬和朋友。
唱歌的時候沒有被聽見,難過是沒有被理睬。原因是這只孤獨的鯨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的鯨頻率在15~25赫茲。這使它與所有同伴錯過,始終壹個人。
聽了這個故事,許多聽眾都難過得不能自已。好像我們都是52Hz的鯨魚,壹個人,獨自在海裏遊蕩,無助的發出聲音,卻毫無回應,我們語言匱乏,我們無法交流,我們等待著壹只頻率相同的同類給我們回響,這壹等,也許是壹秒,也許是壹天,也許是壹周,也許是壹年,也許是壹輩子。
背景信息:
這首歌憑借細膩優美的歌詞及婉轉的曲調,讓很多網友聯想到了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溫柔治愈的感覺,迅速在網絡中走紅。隨即湧現出了各種各樣的翻唱版本,但都因沒有取得合法翻唱權,變成最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