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采收是保證咖啡高產和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過熟的采摘會造成浪費,因為有些咖啡果會掉到地上或者被鳥吃了。未成熟的采收會影響飲用質量。不同品種采收標準不同:小粒咖啡采收期相對集中,果實變紅即可采收,成熟時采收。如果完全變紅,果實很容易脫落。中等。大粒咖啡的采收期較長,多果呈紅色或紫色時可分批采收,可節省勞動力。加工方法:1,幹法。將收獲的鮮果在打谷場烘幹,或在電烤箱中烘幹,然後用剝殼機、電磨或石臼除去果皮和種皮,再用篩分除去果皮、種皮和雜質,得到商品咖啡豆。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日曬法時間長,下雨天容易發黴,降低豆類品質和飲用品質。2.濕法。大多數咖啡產區都用這種方法加工咖啡。經過加工,咖啡豆的質量不錯,但是要下很多功夫。具體處理流程如下:1。削皮:用削皮器或手動削皮。人力驅動的削皮機每天可以處理400-500公斤的新鮮水果。
2.削皮:壹般削皮設備都是附在剝皮機上的,也就是靠動力把豆子從皮上分離出來。
3.脫膠:將剝好的豆子浸泡在發酵罐或水槽中發酵,每12小時換水壹次。小籽咖啡需要24-36小時,中籽咖啡需要36-38小時;高溫下發酵時間可以更短。
4.洗凈烘幹:將浸泡發酵後的豆子用清水充分洗凈,將果皮外的膠質徹底洗凈,然後烘幹或曬幹。直到豆子的含水量達到11-13%。加工時要註意成熟的水果不要和未成熟的水果混在壹起;剝皮時不要把種殼弄破,否則發酵時果仁會變黑,降低商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