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孔子弟子對中國的影響

孔子弟子對中國的影響

1,文化影響

孔子編輯了《詩》、《書》、《禮》、《樂》、《易經》、《春秋》——這六部經典著作傳承了古老的文化和文明。在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中,儒家文化壹直是中國文化的主線。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者,是2000多年儒家文化的創始人。

2.思想的影響

歷史上,夏朝尊“天命”,商朝信“鬼神”,但到了西周,周公開始“禮樂制”,“德慎刑”,轉向“禮樂文明”。這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巨大飛躍。孔子不以意誌和功效論所謂的“天命”和“鬼神”,而是對西周的禮樂文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孔子是引導中國從“有神論”向“無神論”轉變的第壹人。

3.文學影響

《詩經》是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早期至春秋中期的詩歌305首。據《史記》記載,“上古有詩三千余首”,經孔子編輯整理,形成《詩經》版本,又稱《詩三百首》,開啟了中國文學史上的新篇章,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了非常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孔子是中國文學史上翻開新篇章的第壹人。

4.哲學影響

《易》原是石占有的壹本書。孔子使易經成為道路和中國哲學的源頭。孔子筆下的易經,在《易經》中已經從“職業”的功能,變成了“道義”的層面,其中“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身體健康,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富貴,君子以德載物”的理念成為“求變向上”的思想基礎,是中國哲學的寶貴財富。孔子是第壹個把《易經》轉化為哲學,引發《易經》革命的人。

5.歷史影響

孔子編纂的《春秋》是第壹部記錄魯國從魯寅年(公元前722年)到十四年(公元前481年)242年歷史的史書。這部《春秋》只有壹萬多字,卻記錄了242年的歷史,可謂言簡意賅,意味深長。《春秋》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史學的發展和建立奠定了基礎。應該說孔子是中國史學之父,而不是司馬遷。孔子開創了歷史,是奠定中國史學基礎的第壹人。

6.教育影響

歷史上孔子創辦了中國第壹所私塾,以立壇辦學、教書育人而聞名。

孔子為政治家開辦了壹所學校。他選編的《詩》、《書》、《禮》、《樂》、《易經》、《春秋》六種教科書,是為培養各種人才服務的。孔子註重“文、行、忠、信”的教育,將弟子分為德、言、政、文四科,並有所建樹。

更可貴的是,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實行普及教育。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孔子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壹套完整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論。

7.體育影響力

孔子壹向重視體育鍛煉。“射”和“禦”是孔子開設的六門課程中的兩門必修課。“射”就是射箭,“禦”就是開車。孔子作為老師,非常重視射箭,自己的技術也很高。為了強身健體,孔子不僅註重運動,而且註重營養和衛生。孔子註重養生之道,與體育鍛煉相結合,為後世逐漸形成的養生學鋪平了道路。

8.政治影響

孔子的政治生涯雖然短暫,但成就卓著。孔子提倡道德政治。孔子壹直把人際友好、家庭美滿、鄰裏和睦、社會和諧、人民安康、國家安寧放在重要位置。他提出了“仁者愛人”的政治主張。

孔子說德治是“以德治國,以禮治國”,法治是“以政治國,以刑治國”。孔子為後人提供了教育天下、穩定社會、保障國家的有益經驗。